#一生 285/10000 #笔耕不辍 0031
我想在孩子出生的那一瞬间,作为家长的我们,大部分都会有一个“只要我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就好”这样一个即简单又朴实的愿望,可是随着孩子的不断成长,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也许并不是我们家长自身发展出来的。也许是这个社会带给我们的无形压力演变成了,对孩子更高的期望。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每天的变化都日新月异。
作为家长的我们,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由此产生了各种焦虑,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越来越迫切的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通过努力,来赢取未来的人生,从而把我们没有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孩子身上替我们完成。
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下,我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看到人家的孩子学习钢琴,说出了各种学习钢琴的好处,我们就动心了,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去学习钢琴,能够成为下一个郎朗;
看见人家的孩子学习围棋,也焦虑起来,听说围棋能够开发智力,能够培养注意力,我们也希望孩子能够进行这方面的锻炼;
总之,只要看见身边的孩子在哪一方面出色了,我们就焦虑的不得了。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任何方面都能够很出色。实际上,市面上那么多兴趣班,我们怎么可能样样都学,别说是一个孩子,就是我们大人,每天被那么满的日程填充着,自己都没有空闲时间,我们都会承受不住压力最后崩溃。
其实,这些上边的表现,无外乎我们作为父母以对孩子的爱为出发点,但是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带有了的太多我们自己的焦虑。而且,都是我们站在家长的角度去替孩子做了很多不一定正确的决定而已。
我们应该放下焦虑,真正的静下心来,慢慢的观察,慢慢的体会。如果你细心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带着自己使命的天使,他们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有的孩子喜欢舞蹈,她会发自内心的去跟随着韵律,跟着节拍,自发的跳动起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顺着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去培养她。如果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舞蹈,她每次上舞蹈课的时候,都不会用家长催促。当她听见广场上,有音乐响起,她会自觉的跳起来,不会让你逼着练习。
有的孩子喜欢画画,她们会在课间休息时间拿出画纸和笔,画出自己心中的世界。她们高兴的时候,画作上的孩子们,会脸上露出微笑。她们不高兴的时候,画作上的孩子会流出委屈的眼泪。
其实,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作为家长的我们只需要耐心的挖掘,找出她们的兴趣点。顺着孩子的情趣培养他们的特长,而不是我们家长,用一个世俗的眼光,或是功利的角度去让孩子们应该去学什么。
放下我们的焦虑,帮助孩子找到他们自己的闪光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