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正在打电话时,孩子们在屋里边跑边叫,如果你是这位妈妈,会怎么做呢?
1、向孩子大吼:不许再跑了!快停下!否则没有晚饭吃!
2、向电话另一端好友抱怨:孩子在乱闹……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3、对孩子说:亲爱的,你们的声音有点儿大,看来心情不错,个个跑的和小火车似的——不过你们能不能去外面跑?我可以帮你们设置障碍跑到,屋里不方便赛跑,等妈妈打完电话就去帮你们建造好吗?请你们也帮妈妈一个忙,自己先去后院玩儿可以吗?
第3种应对方式就是情感引导式教育:教会孩子现在的情绪叫什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我们可以怎样应对这种情绪。
让孩子合作的关键,是让孩子因为会受益而去做,而不是遭到了威胁才去做。
一、怎么做才能成为情感引导型家长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有两类父母:控制型和放任型。
控制型父母认为孩子就应该听爸妈的,家长的话就是命令。
放任型父母就是由着孩子来,不做任何反应。
这两种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通常在少年时期会出现各种叛逆的行为。
书中倡导的是做一个情感引导型家长,这样,我们将获得一个合作、自立且有责任感的孩子。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书中列举了几条:
了解并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要因人而异。
了解孩子的发育阶段,以避免设定不切实际或者不适当的目标。
密切注意孩子想要表达的任何情感,并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看作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
对孩子的任何情感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
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但同时也要设定界限。
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而不是依靠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
为孩子树立三思而后行的良好典范。
避免否定、怀疑或者轻视孩子的情感。
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量。
提前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可以让他们更合作。
例如,当孩子从秋千掉下来后,我们应该说:妈妈看到了,你飞的真高!掉下来确实很吓人,要不要我们一起坐一会儿,然后再回去玩儿?
这样的表达能让孩子了解到父母很关心他现在的感受,孩子在难过的时候需要父母适时地安慰,父母的话也能让孩子懂得如何面对自己现在的状况。
我们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天性去教育他,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书中有个例子,吉尔的女儿蒂芬妮属于慢热型的孩子,去别人家玩儿时总要过15分钟“独立”时间,才肯和别的小朋友玩儿。
这时妈妈可以告诉她:妈妈知道和陌生的小朋友接触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如果你愿意的话,妈妈会帮助你。妈妈还要和大人谈话,所以不能一直陪你玩儿。
这样说既体谅了蒂芬妮的慢热性格,又避免让她产生焦虑情绪。
我们要多陪孩子玩儿,给她支持和理解,关心她的需求,聆听她的心声。
二、情感引导的步骤
情感引导下长大的孩子,心智会非常成熟,并且会待人如待己。
情感引导型父母,应该尽量多的用语言描述孩子的感受,比如:生气、高兴等等,让孩子明白此时的感受是什么,慢慢的,他会知道如何处理这种感受。
情感引导有三个要素:播种、观察和判断、倾听。
书中有个案例:
何塞四岁的女儿不爱洗澡,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经历叛逆期。
何塞先进行第一步:播种。
洗澡前的一段时间,何塞会提醒女儿,晚餐后要洗澡。如果女儿说出反对的话,何塞会用同情的语言回复她。
然后进行第二步和第三步:观察和判断、倾听。
何塞首先观察女儿洗澡前正在玩儿波莉娃娃,此时女儿肯定不愿意去洗澡。何塞可以想办法鼓励孩子自己做决定,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何塞先对女儿表示同情:我知道在你玩儿的正开心的时候去洗澡很困难,而且洗澡是件苦差事,但我们必须干干净净的去睡觉才可以。你说我们怎么半呢?
女儿反驳:我不知道,我要和波莉玩儿,我不洗澡。
何塞:洗澡时间到了,也许波莉可以和我们一起去,让她看着你洗澡。
女儿:波莉在她的房子很开心,她不想去看洗澡。
何塞:我明白了。波莉喜欢她的房子,但是她的浴缸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女儿:她没有浴缸,如果我必须洗澡,她也必须洗!
何塞:也许我们可以给她做一个浴缸。我们把她放进杯子里,就像你在浴缸里一样。
女儿:好的,我要拿一个杯子!
女儿最后顺利的去洗澡了。
三、婴儿期怎么进行情感引导
首先是六个月以下的婴儿:
据研究表明,如果这个阶段的婴儿经常被拥抱和安抚,长大后会更信任他人,也更加独立。
作者不建议让新生儿哭太长时间,孩子是没有“被惯坏”这种说法的,这么大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哄劝和安慰。
婴儿在一岁左右,父母开始用语言和孩子沟通时,就可以进行情感引导了。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幼儿学习的方法是先观察,再模仿。父母应该尽量在孩子面前树立好榜样,孩子看的多了,慢慢的也会效仿。
孩子在探索时,父母不要轻易说“不行”,除非他们马上要有危险时,比如要抓住热水之类的。
关于安抚毯、毛绒玩具,这些东西对于孩子来说相当于父母的替代品,非常具有安抚作用,很多孩子不管是去幼儿园还是参加夏令营之类的离家活动,都要带上自己的小毯子或者小玩具,这能使他们安心。作为父母,平时要妥善保管这些物品。
对于吸吮手指和安抚奶嘴都是孩子的正常行为,他们的作用和小毯子或者玩具具有相同的作用,都能够安抚孩子,这种行为父母不用刻意去戒掉,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同龄人的压力会让他们戒掉这种安抚行为。通常三岁前停止安抚奶嘴,五岁前停止吸吮手指。
书中提到了作者孩子的作息时间,晚上7点吃晚餐,晚餐后有甜点,7点半孩子们开始洗澡,然后上床听故事。
这样的作息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健康的,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对于儿童健康非常有益,我们可以借鉴作者孩子的作息时间,慢慢调整我们自己孩子的生物钟。
作者建议的睡前程序:
洗澡或洗脸和手。
擦拭牙龈或刷牙。
更换尿片,并换上睡衣。
消耗体力。儿童有时会在临睡之前突然爆发出极大的活力,可以让他们尽情地疯玩,或者逗孩子大笑。
唱歌或玩游戏,但不要让孩子过度兴奋!
大声读书。即便是六个月以下的婴儿也喜欢听人读书。
演一出晚安手偶戏。
向家里的东西道晚安。
播放舒缓的音乐,打开白噪音机,或者两者并用。
每晚告别的时候都说“妈妈爱你,明天早上见”或“做个好梦,我们都爱你”。
新生儿有时会彻夜难眠,不要因此焦虑,惊喜的是,往往这是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的象征,比如第二天突然会走路了,或者过了几天突然会说话了。
婴儿最早在六个月的时候就会有分离焦虑,大多数孩子是在十三到二十个月之间。书中有一些办法可以缓解父母和孩子的分离焦虑问题:
提供一个过渡性物品。
用频繁的短暂的分离让孩子适应。
让你的保姆早点儿来。
高高兴兴地离开。
不必内疚。
婴儿非常喜欢和人交往,所以父母可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带着他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作为父母,也要积极的和同龄孩子的父母交流,这样也能为养孩子增添乐趣。
父母上班后,选择一个好的托管班是个不错的选择。据研究,高质量的儿童教育中心往往能比全职工作的家长更能满足孩子复杂的需要。
总结:
情感引导式教育可以培养出独立、有思想、有责任感的孩子。
孩子在每个发展阶段中对父母的需要都是不同的,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此时的需求,和孩子保持紧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