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青春,璀璨的年华,在那个七八十年代,每个人都像是一粒尘埃,在历史的大车轮下滚滚而去。
电影《芳华》正是这样的一部电影,青春的肆意与张扬,人性的良善与丑恶,个性的直率与质朴,让我们回到了那个芳华的年代。
电影是以何小萍和刘峰两个人的故事为主线的,一开头是刘峰把新兵何小萍接到团队,情节发展也是以二人为核心,最后以二人互相依靠的镜头结束。
在影片中,是以文工团为背景,以刘峰,何小萍,郝淑雯、林丁丁和萧穗子五个人为中心展开的故事,中间参杂着1976这个特殊年份,南部战争,改革开放后的几个时间段,描述了那一代人的“芳华”。
在其中,我最为欣赏和感触最多的就是刘峰这个人物。他在剧中以一个“老好人”“活雷锋”的角色出场,他从始至终,选择无私帮助别人,选择善良,不论他人如何评说。
在他无私奉献的背后,他心里一直住着一个女孩,当他向林丁丁表白的时候,林丁丁崩溃了,或许林丁丁不能接受一个高高在上的英雄跌落神坛的事实,不能接受这位英雄食“烟火气”,刘峰身上的善良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大的弱点。
在其他人都习惯了刘峰善良的付出后,都渐渐习以为常,将他的善良当做是理所当然,渐渐无视,只有一个人例外-何小萍。
她看到了刘峰的善良,正如后面的精神病院的医生所说,何小萍就像在冬天一个长时间放在外面的大白菜,已经被残酷的环境冻坏了,所以一回到温暖的室内,她能感觉的到那份温暖,真真切切的感觉到刘峰的良善。她心里明白,他是个好人。
可往往,好人总得不到好结果。刘峰也不例外,在影片后部分有一个桥段,退役回到社会的刘峰做的是贩运书本的工作,而且一个小小的联工会都可以肆意侮辱这位残疾军人,战争英雄。落魄的几乎没有生计。
刘峰没有怨恨别人,甚至看到林丁丁在澳洲的照片后只是淡然一笑,再也引不起心里的波澜,他默默背负着那么多不属于他的压力,顶住风浪,为他人去付出,没有丝毫虚伪和做作。就是这么一个好人,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但他仍旧这样选择。
我们可以说他傻,但也许只有他自己明白自己的坚持,善良已经是他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习惯了善良。
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的经典镜头,里面特别难忘的一幕是何小萍穿着病号服月下独舞,她唯一的一次绽放,带着残留的月色,却也无人欣赏。其实也无需他人欣赏。
何小萍想要的,早已不再是声名和荣光,而是从未舒展过的生命,能毫无顾忌地绽放一回,以此证明它曾存在过,与那些生而富贵的幸运者一般,也有过“芳华”。
影片的最后,刘峰和何小萍两人在小站紧紧相拥,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了吧,两个同样选择善良隐忍的人,终于在经历人生的困顿后紧紧相拥,他们背负了无数的压力和苦难,却还可以温和的面对生活,真好。
善良的人选择善良,亦或者不选择善良,我们无需评说,当我们肆意评价的时候,可能对于他们,是种高尚的侮辱。他们的善良,只求无愧于心,只存乎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