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从开始到现在一共发过18篇文章,因为水平有限我暂且称之为小作文,这些小作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每篇都有错别字。有一部分甚至有排版错误。这些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我在发布之前多检查两遍。可是我并没有做这个动作。
因为习惯了敷衍了事粗心大意,每次在点击发送键之前,系统都会提示“消息一经发送不可撤回。”但是我心里都会想,管他呢,就这样吧,应该没错了,然后就点击了发送键。结果发送之后随意一瞄就是漫天的错别字。
小时候妈妈将这种行为称为马虎,因为马虎我的数学总是考不到一百分,总会错一道最基本的算术题,总会在要出远门是忘带身份证,离开家时忘记关空调。逐渐的这种马虎变成草率和粗心大意。
久而久之,在做重要事的时候总是会在某个细节上出现差错,得过且过省略掉最后一遍的确认和检查,很难将事情做到完美。所以我自己都不太放心把重要的事情交给自己完成,更何况是别人。
2.对自己太过仁慈
自从上次跑完十公里后,我已经两周没有起床晨跑了,每次把闹钟订到六点然后再迷迷糊糊的关掉,想着太累了,何必对自己那么苛刻呢,或者明天会下雨,今天就不定闹钟了吧。然后每天都有不同的借口,就再也没起来过。
我之前发文说要坚持写文章一百天除非有特殊情况绝不间断,可是至今为止我连连续十天都没做到过,总是间断,因为我总是在找各种理由不去写,要么觉得太累了,要么感觉完全没灵感,觉得自己脑袋里的墨水太少,应该先读书,不然坚持写东西没意义,然后书也没读文章也没写。
有时候觉得自己是在不是那块料,又不能靠写东西吃饭,所以何必执着每天都写呢。然后转身就去睡觉了,毕竟我给自己找的理由是那么的有说服力。所以看着别人开原创我只能去画圈圈,看着别人投稿自己只能画圈圈,看着别人一点点变好,自己只能在原地踏步干着急。
因为对自己太过仁慈,所以在别人进步的时候只有自己在退步,然后看到其他人取得成绩又想重新开始,于是就陷入了不断开始又不断放弃的死循环,成为原地转圈的陀螺。
3.自我否定害怕失败
前段时间跟朋友聊天,感觉我们都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怪圈,我们逐渐的成为了朋友圈里说的那种要敬而远之的负能量的人。无止境的抱怨生活,越来越不自信,就更加窘迫,然后害怕失败,怕被嘲笑,不敢开始。
今天看群里的朋友们聊天,有个姑娘讲述她自己这几天面试的经历,她前几天一个人去到新的城市找工作,跑了几个之前就看好的公司,面对老板可以侃侃而谈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被赞同,甚至和自己一直喜欢的公司的创始人成为朋友去聊天,喝茶吃饭。
我只能暗自佩服,我现在是断然没有这种勇气的,我可能因为怕被拒绝连向陌生人问路都不敢。因为身边朋友关注自己的文章,怕自己写不好被嘲笑所以一度不敢更新。遇到问题要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大脑常常一片空白。
最近对自己最多的评价就是感觉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会,所以什么都不敢尝试然后就一味的退缩在退缩。直到今天一个朋友对我说:“你需要的心态就是:有问题又怎么样!事我是要办的,有问题也要办。”
所以啊,失败了又怎么样呢,被嘲笑又怎么样呢,总不能永远缩在壳里当个乌龟吧。
4.明知自身弱点但从来不改
大四的时候参加校招,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参加蒙牛的面试,好不容易接到面试通知,大早上起来坐车,从江北跑到工大。第一轮是群面,说实话,我最喜欢的就是无领导小组讨论,因为觉得没什么难度,相反倒是有些害怕一对一的面试。所以那天早上我还是信心满满的。
我以为会想往常一样一切顺利,可是没想到,在无领导小组讨论开始之前,面试官要对每个人提问一个英文的问题,第一个点到我,让我用英语介绍一部电影。我大学四年的英语课基本全逃掉了,勉勉强强不知道怎么蒙过了四级,并不会有什么灵光乍现有如神助,我只记得自己冷汗直流,磕磕巴巴半天憋出来一句:“Can I speak in Chinese?”只见面试官翻个白眼说:“不能,坐下吧。”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后来无领导小组讨论的什么内容我忘记了,站起来代表大家做总结的时候,面试官问我:“你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好么?”我说:“不好。”后来当然没有后来了。我回学校之后一口气买了三本单词书发誓要好好学英语。到现在都没有看到过第6页之后长什么样。
直到前两天朋友推荐我免费试听一个外教课,在沟通的时候,我还是不能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不得不佩服自己,在一个坑里面跌倒N回还是死性不改。
我们自身的弱点,有一部分是我们早就知道的,可以是一直放任它在那里,不断腐蚀自己。偶尔被触碰到的时候疼一下,然后有继续的置之不理,所以弱点就永远是弱点。如果不把弱点填平,可能永远无法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