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位,谋其政。上半年是招生季,所以除了该教的课要教,还要下校宣讲。故此,两个月来接触了很多学校的校长,老师,孩子们和他们的家人们。感触很深的是家庭对孩子们的成长,影响太大了。
昨天录取的一个学生,是从8个月大就由爷爷奶奶带的。一笔字很优秀,文科很好,但物理化学弱,所以考普高希望不大。我们测试了她的身体条件,很有舞蹈天赋,自然顺利录取。
交谈之中获知,爷爷受过高中教育,七零年代毕业。难怪他对孩子的教育有一个相当全盘而长远的规划——掌握实用的技能,取得本科或更高文凭。他的另一个孙子,比这个孙女小2个月,同由他和孩子们的奶奶一起带大。男孩是体育特长生,已被一中预定,只等中考的文化成绩达标。
相应地,当我尝试和一些偏远山区的孩子们的家人沟通时,多次听到打麻将的“啪啪”声,一边大声说,“没钱,送不起。” 纵使孩子们表达他们是多么想来,缺了家人们的支持,孩子们走不远。
当然也有为数不多的父母,很认真地倾听关于学校和就业前景的介绍,会提一两个他们关心的问题,答复我只要孩子想来,一定想办法送读。淳朴真挚。
路,能在每个孩子的脚下走多远? 绝大多数概率下,由孩子的家庭决定。愿天下的孩子们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