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
见信好!
本来我是预备了精美的信纸的,可觉得那太拘束了。想想自己又不是一个小学生,受不了那格子的约束,就改成美术本儿了。二来也觉得有太多的话要说,恐怕能写一整本呢,就拿它写了,谅解!
我清明节放假回家的,本来工作日很忙,抓了一个节假日,就让自己放了松,打破常规去生活,很好。
只是祭奠父母的时候,心里掠过一丝难受。突然一个念头,回家练毛笔字,知道为什么吗?
父亲生前做过私塾老师,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当我上一年级之后,我识字了。我看到爸爸写的毛笔字跟我们老师教的同样的写法不一样,我就跟爸爸吵了起来:"为什么你写的字笔顺跟我们老师教的不一样呢?爸爸写错字,爸爸写错字。"我以为自己是对的。
后来不管爸爸怎么解释,我都听不进去,也不愿跟他后面练字,直到多年后,我依稀明白了爸说过的话。
但我练字,也不肯按字体上的写法,因为一些碑贴也是跟老爸写的一样的笔画。
后来爸爸到了晚年的时候,写字却总是缺胳膊少腿的。他说过写字好比做人,每笔每画都要真按要求写;写字就像写文章。字是做出来的,要收得紧。就像写文章,首尾与正文要紧凑,融为一体。
这些话听的时候似懂非懂,直到父亲离世的时候,翻到他身前用毛笔字小楷写给大女儿的《新三字经》全文,看着父亲的回忆他过去的点点滴滴,这才想起认真书法,认真作文,认真做人。
昨天也恰好大女儿在练小楷,想想六年级学生都在练毛笔字,我索性要了一张临摩,像父亲当年一样,自己稍满意的,是红笔圈圈出来的,也鼓励自己。小女儿今年一年级看到我在毛笔字,也闹着聊了两个字老公也参加了。当老师的大女儿钢笔字写得再好。毛笔字欠佳,也来凑个热闹。我说,我们全家总动员,写毛笔字寄给广东的黄老师呢。
其实我深深地知道,到现在我的字也没有写好,练好。
看到了广东孩子的信件,我深深知道老师是厉害的老师,作文指导有方,学生们在认真的书写。
但是我没有见到孩子们信的內容,也不能见。孩子们都认真地回了信,也不知道他们在信里说了啥?我说,可以先回复来信中提出的问题,可以介绍一些家乡的特产及优美的风景,注意书信格式等等等等。
哈哈。这些信件共15封。可明明收到黄老师的信件是16封,我依然没有查到为什么少了一封呢?…原来有一个同学收了两封信。他没有回复两封信。
一些孩子在信封上画了画,留了心语,从他们的信封上,我看到了他们的认真,据说还有小礼品甚至小零食。天啦,我不能再拖延了,不能让孩子们的心愿过期。
如果有缘分:或许他们的书信还会继续往来。但愿我们有第2轮的专题的书信,我们一起拟定一个话题,然后让大家来写,来议,来聊,也许有孩子会用微信,手机号,不要拘束,甚至将来能见面,也未必不可。如果登录视频,孩子们就可以见到他们的收信人或者寄信人了呢?
这个美术本纸张我不撕下了,黄老师愿意的话,请附上你的回复。开心开心哦,(我抛砖引玉)。
黄老师的作文教育搞得有声有色,
我们楚水教育也关注了我们这次"手拉手"书信活动。也许其他各年级都会行动起来,这样会使我们的孩子对写作文的激情更高。
就聊到这吧。对了,顺便把《南亭集序》原文一起赏析,久不读之,遗忘了不少了。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书圣王羲之在绍兴兰诸山下,以文会友,写出的"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巜兰亭序》。看来我选这篇文章,也能表达自己的用意了:以文会友。他们恰巧也是三月初。其文精意在于:读懂短暂,读懂珍惜,全篇324个字。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 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魏晋·王羲之
《兰亭集序》之我见:古代文人墨客在三月上旬以文会友,位于浙江绍兴兰亭,其中有酒有诗,遂成就一诗集,请书法大师王羲之为写序。喜欢其中精彩部分: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望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之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与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即将到来到。等到对得到或者喜欢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出心中的感慨,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象张符楔那样相合,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的今人,就像今人看的前人,前辈啊,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会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那么孩子们的书信呢?是否可借称为"诗文"?还有500强种子选手的老师们,是不是也会在某月某日会与某地,由长辫子老师郭学萍一如当年的王羲之收纳并写序呢?
黄老师,得知您是一位青年作家,我兴奋不已。对于文字的爱好,我们牵手,我们的孩子牵手,将来是不是某一天我们带着书信来往的孩子聚聚呢?或者视频见面也未尝不可尝试哦。
时已深夜23:40,是时候该休息了。遥祝晚安。
匆匆草就,胡言乱语,不要笑话。或恐受王羲之《兰亭集序》的影响,总觉得文言字词更有意思。哈哈。
再祝
万事顺利! 致
礼!
唐金秀写于江苏省兴化市陶庄山乌金村三组,深夜。
2019年4月6号3月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