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4月18日 205账户玩期指 空头中信证券获利20亿
“机构投资者在股指期货市场中的作用正越来越大,自两年前正式挂牌上市以来,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市场参与主体已发生明显变化,一份权威报告显示,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已成为股指期货市场最主要、最具代表性、介入最深入的参与者。”王德明煞有介事的跟记者表示,
“虽然散户数量相比机构投资者依然显得庞大,但话语权却不可同日而语。一些持仓量巨大的期货公司的席位,背后都暗藏着机构的身影,尤其是来自于券商套保的资金,你看啊,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3月中旬,包括55家证券公司、11家基金公司、3家信托公司等在内的特殊法人机构参与股指期货市场,其中又以券商开户数量最多,55家证券公司共开立证券自营账户55个、资产管理账户150个。”
“机构投资者中,证券公司对股指期货的重视程度是最高的。”王德明说的意犹未尽,眼睛还时不时的瞅几眼记者的胸口。
“股指期货用还是不用,差别真是太大了。”沈元元尴尬的捂了一下胸口。
“是的,根据2010年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券商自营可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但仅限于套期保值目的。”李晓波把话题稍微搬了一点回来,
“跟我们公司合作的券商自营业务,正是通过股指期货保值避险,减少了因股价下跌带来的损失,有效平滑了自营业务波动,实现了可观盈利。”李晓波瞪了王德明一眼,
“去年A股单边下挫,上证指数跌了608.66点,跌幅高达21.68%,这么差的市场环境下依然能取得正收益,股指期货功不可没,陆续披露的上市券商2011年年报,也证实了这一点。”李晓波喝了口水,书生气十足,跟王德明的德行正好相反。
沈元元调查发现,该券商2011年实现自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共15.80亿元,同比上升36.19%,自营业务收益率为5.7%,即使考虑到其他综合收益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利得损失10.8亿元,自营业务仍实现收益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海通证券2011年实现衍生品金融工具投资收益9.42亿元,是去年同期的40倍。经过分析,这部分收益主要来自于股指期货的套保所得。
“证券自营使用股指期货的套保策略,主要包括传统买入套保、传统卖出套保、市场中性策略等,例如根据策略需要,自营部门买入或卖出期货头寸,并与被套保资产的市值基本保持一致,以实现避险的需要,当然也可以根据沪深300指数权重,在现货市场完全复制沪深300成分股,在股指期货市场同时做空等量股指期货合约。”何珊珊解释道。
虽然上市券商龙头中信证券去年自营业务成绩不尽如人意,在扣除华夏基金股权转让相关的一次性收益和计提的15.1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之后,2011年全年亏损3.8亿元,但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方面却表现不俗。
最新年报显示,中信证券去年开展股指期货业务产生的收益高达20.43亿元。“如果中信证券不做期指套保,去年自营的亏损会更加厉害。”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券商人士对此评价。
事实上,中信证券控股的中证期货长期占据着股指期货市场空头榜第一的“宝座”,该期货公司内部人士曾向记者坦承,“中证期货席位上的空单,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券商的套保盘。”
除了在自营套保上帮助券商实现不错收益,股指期货对于券商的资产管理与融资融券业务亦帮助不小。
“券商资管运用股指期货主要就是进行套利交易。”上述券商金融工程分析师对此解释。
据了解,券商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主要策略包括跨期套利、期现套利、统计套利、市场中性策略等。
“部分券商运用多种套利策略,捕捉市场定价偏差,同时在控制跟踪误差的基础上,辅以Alpha策略,追求长期稳定、与市场涨跌相关性较低的绝对回报”一份权威的调研报告分析称。
而另一部分券商则通过多空反向操作,对冲系统风险,并结合数量化选股及指数套利等策略获取绝对回报。该报告中还提到,目前参与期指交易的95只券商资产管理产品,绝大部分都取得了正收益。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截至去年12月30日,市场现有的275只券商资管产品整体(新上市的以成立以来回报计算)总回报率为-12.01%,其中满一年的券商资管产品取得正收益的仅有13只。
与之相比,使用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或套利的券商资管则整体表现较好,19只新成立的资管产品中只有两只成立以来的总回报率为负。
“股指期货对于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上述券商金融衍生品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1年,证券公司融券业务保持快速增长,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2011年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380亿元,较年中增长41%。
“规模扩大主要由于股指期货保护了券商融券时的风险头寸。”该负责人指出,由于目前券商是以自有资金和证券参与融资融券,会产生风险暴露。特别是ETF纳入融资融券后,券商利用股指期货对这部分风险暴露的对冲需求更趋增加。
“为什么融资融券刚推出时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去年却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就是券商在中金所陆陆续续开立了股指期货账户,可以运用这一工具规避风险,所以券商才愿意放大融资融券的敞口。”上述业内人士坦言。
据悉,目前约有6家证券公司运用股指期货进行融券套保交易,去年三季度,券商在融资融券业务方面的收益已达8.58亿元,环比上升超过三成,融资融券也藉此成为券商业务板块中的最大亮点。
天盛资本:全球最大CTA基金,30年发展历程,全球领先的管理期货水平
多元化投资策略+中国期货市场研究= 中国多元化策略
元盛资产管理公司,1997年成立,目前管理约300亿美元,业内对冲元老核心领导人邓先生有着30年的丰富行业经验,是我们华人,公司员工1/3为研究人员。邓先生早些年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等多家监管机构任职,世界一流风控意识,天盛一号作为中国首批CTA对冲基金,采用成熟的管理期货策略。
2010年,中国多元化投资策略(CDP)开始实盘操作,每年都获得正收益,且六年中有五年都超越沪深300。2011年,大盘下跌25%,CDP策略却逆势上涨获得21%的正收益,超越大盘40个点,天盛团队的实力名不虚传。自2012年8月成立以来,3年获得超过100%的绝对收益,年化收益率达33%。2015年是股市动荡的一年,上半年的疯牛状态,下半年的熊市,投资者就像过山车一样时刻提心吊胆,元盛CDP策略却还是例如往年一样平稳上涨获得15.58%的正收益。天盛资产所管理的产品回报稳健且持续盈利。成立17年来有15年实现盈利。2013年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制度(QDLP)低调面世,首批六家试点的境外对冲基金惊艳亮相,元盛资本再一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元盛资本是全球最大的商品交易顾问之一,不仅如此,元盛资本是全球最大的CTA公司,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预测市场价格走势规律,旗下三支基金产品均表现不俗。根据《阿尔法》杂志公布的全球对冲基金管理公司规模排行榜,截至2013年1月,元盛资本以257亿美元的资本管理规模位列全球第9。,但问题是每家只有5000万美金的额度,怎么有这个能力进行这样大规模的操作。
60万到280亿美元
1998年,基金经理大卫·哈丁(David Harding)创立元盛资本(Winton CapitalManagement,WCM),金融危机后,管理期货作为最分散的对冲基金策略之一而备受全球投资者追捧,元盛资本也得以发展壮大。启动资金仅为160万美元的元盛资本,一跃成为当前管理280多亿美元资本的全球最大CTA公司,投资于全球120多个交易市场。
在元盛资本员工构成中,200多人的员工中,一半以上为专业研究人员,主要是学习天文、物理、统计的人员,他们每天所做的工作就是给出大量的数据,从而准确把握市场投资方向。
元盛资本采用多元化趋势交易策略,主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来分析,来预测市场价格走势规律,并做出多空的操作决策。利用这一策略在某一个市场操作难以获得较好的回报,但运用于很多市场时,则在不同时期都可以找到一些价格趋势,并由此盈利。元盛资本95%的交易为程序化交易,只有5%通过人工完成。高频交易在其总体策略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元盛资本的CTA业务主要包括基金和账户管理两种。其中基金操作由元盛资本全权执行,而管理账户方式则是由公司代理客户操作,可以应客户需求采取一些个性化的策略。
3大基金产品是元盛资本的王牌:
元盛期货基金是旗舰基金,运行时间最长,该基金以关注长期趋势为主,年增长率达到17%;
元盛进化基金是第二个发行的基金,于2005年9月上市,主要采用多策略投资;
元盛全球股票基金是第三个发行的基金,该基金运用元盛的数学分析模式对一系列资本进行投资组合,于2010年通过了欧洲UCITS的监管审批。
截至2013年7月,元盛的旗舰期货基金获得了14.49%的复合年均回报率,而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均回报率仅为5.93%。
查看元盛资本历史数据,再次证明了其管理期货策略的成功:2008年,在标准普尔500指数大跌37%的情况下,元盛资本的旗舰期货基金获得20.99%的正收益。此前在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三年熊市期间,该基金均实现了绝对收益。
量化交易策略先行者
元盛的期货交易是高度自动化和系统化的,元盛利用计算机运算法则,在全球100多个期货市场开展金融资本的期货交易,包括股权、货币、债券、商品、牲畜和能源。元盛将结合长期的和短期的交易作为其投资策略的一部分,并结合各项关联度小的策略,将其风险回报率最大化。据公司称,公司在研究、统计数据分析、股票选择以及期货投资各方面,皆运用了相同的数学工具。
创始人哈丁是全球量化投资的先行者之一,早在1987年就采取趋势跟踪CTA的策略创建了AHL对冲基金公司,并利用计算机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来,AHL被曼氏集团(Man Group)收购。
“我们的研究人员来自全球科学领域,他们多数拥有数学或自然科学的教育背景,有的是天体物理学家,有的是气象学家或宇宙学家。我们希望能够以科学的方法将自己由于过度自信而可能会犯下的错误降至最低。”元盛资本新任CEO托尼·芬纳-莱陶(TonyFenner-Leito)说。
如今,精益求精的元盛资本每年在研究经费方面的支出达到3000万美元,其中包括雇用125名研究员。他们将各种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应用到资本市场的历史价格与波动率的分析中,并对未知的风险价值进行合理预测。在强大的电脑系统支持下,他们每天可以处理相当于3000万本《圣经》的数据。
“CTA交易策略其实和汽车工业十分相似,每年都会在原有的模型上进行微小的改动。如果每年都能迈出一小步,那十年之后则是一大步。”芬纳这样形容道。
在面临市场的随机改变时,元盛资本并不在短期内立即就随机事件对系统做出调整,但每年会审视系统,做微小的改善。但鉴于不能立刻确认这些改变正确还是错误,他们往往会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反复对之前的系统调整进行审视。
元盛资本试水中国市场
高速增长的亚洲市场一直都是全球对冲基金觊觎的对象,在这场蛋糕争夺战中,元盛资本显然是为数不多的赢家。当一些大型基金纷纷撤离亚洲之际,元盛资本在亚洲的业务却取得了较快发展。
不过从亚洲市场占比情况看,芬纳坦言,由元盛管理的资本大约有15%来自于亚太市场,主要是日本和澳大利亚。
芬纳指出,美国是其拥有客户规模最大的金融市场,日本、澳大利亚及欧洲投资人较为资深、市场较成熟,而中国则是极具成长潜力的市场之一。元盛资本针对不同市场情况运用了差异化的战略定位发展模式。
2012年10月,元盛资本已经低调进入国内市场。作为期货研究技术提供商,他们与华宝兴业基金合作了一只基金专户产品。截至8月末,这只产品单位净值达到1.186元,成立11个月获利18.6%(未扣除业绩提成)。
2013年9月,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制度(QDLP)面世,首批试点的6家境外对冲基金中,元盛资本赫然在列,获批5000万美元额度。
元盛资本在中国的策略中,设定的波动率目标要大于发达国家市场。芬纳指出,投资策略的动力之一是帮助客户获得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回报。在美国、欧洲和日本,无风险利率通常是0到0.5%,非常之低,中国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在被问及中国的期货市场起步较晚、缺乏历史数据是否会影响元盛策略的成功率时,芬纳解释道:“对于元盛资本而言,市场流动性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中国期货市场是具备的。的确,交易经验丰富时可以在研究制定策略的过程中更具信心,当手头的历史数据并不是很充分时,作出的投资建议会变得谨慎。谨慎意味着不鲁莽。这不是一个急于求成的策略,不需要频繁交易,不需要押重注,并且注重降低交易成本。”
不过芬纳坚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与发展,市场变得更为复杂而有经验后,元盛资本将对自己的研究更具信心,并从市场中挖掘出更多的机会。
此外,元盛资本对中国的管理期货业务充满希冀:“虽然目前中国的期货市场还不是很完善,但却表现不俗。未来整个CTA行业将更加透明化,并能够将更多的流动性、强大的经济实力、日益成熟的投资者、优秀人才等因素更好地融合起来,中国CTA的绝对回报很可能会高于世界其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