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看东野圭吾的小说,也应该是我喜欢上看他的小说的第一步。文东野圭吾大明那时是在高中室友们常常传读他的《白夜行》,而我却不偿拜读。可能是因为当时繁重的功课让我失去了对需要逻辑能力来解读的小说的心情。但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他的小说的吸引力那种严密的逻辑感和深藏在人们心底的情感。
小说开篇,让我很是枯燥,大篇幅的描写一个人的行动和生活环境,本以为是赘述,但当我看到第一个案件爆发时便被这种对悬念的轩然感到佩服——仿佛这种环境就是用来犯罪的作案人在开头便被揭晓,我很是疑惑,这小说凭什么吸引我们舍不得去合上,是否还有些细节,没让读者清楚。
百年一遇的数学天才为一个平素的女人赴汤蹈火,在靖子失手杀掉前来纠缠的前夫后,食神义无反顾的料理上扣又制造另一起杀人案,设下惊天迷局。这一切源于一声门铃,当石神迷失活着的意义时,当石神脑子里只有死的念头时,当他正将生命悬挂于绳索时,门铃响起。靖子和她的女儿出现在了他的世界里虽只有简短的介绍,礼貌的鞠躬,但食神此时仿佛猛然被某种东西贯穿。怎么会有眼睛如此美丽的母女,在那之前他从未被任何东西都没力吸引过,感动过,也不了解艺术的意义,然而这一瞬间,他全懂了,他发觉和求解数学的美感在本质上是殊途同归。在石神心里想:在这个世界坐标上竟然有靖子和美里这两个点,真是罕见的奇迹。
为了爱情而杀人,和你吗。在石神看来合理。但我为石神感到惋惜,那么聪明的头脑,却始终没有明白爱情的基础是对等的,同一个世界的,能够接受同样范围的人在不必考虑谁欠谁恩情的大背景下一起扶持向前不是一厢情愿的自我牺牲,也不是理所应当的索取和享受,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十人用行动证明了最伟大的爱莫过于成全。即使他周全的为自己设定的杀人犯跟踪狂的角色,他对于他来说是崇高的,崇高的东西,能沾到边就已经足够幸福。对于她们,他不是顶罪,而是报恩。
这篇小说中有人看到了爱情的残忍。小时候最后一幕是多么讽刺,美好的曙光就在靖子眼前,她却转身迎向了黑暗,她将一切精心的布局打碎,她将为她设计好的保护层剥落,她选择了赎罪。。。
正义,罪恶。若都融入情感的成分,那么天平该向何方倾斜?谁能说她错了?他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