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人士的字典里,没有运气这个词。 埃尔文·布鲁克斯·怀特(E. B. White)
规律一,运气是可以放大的。
越是人生早期的关键节点,运气的放大作用越明显。加拿大青少年冰球运动员选拔系统在每年12月31日这天给年龄划线,1月出生的球员就比12月出生的更有可能获得那份年薪3 100万美元的职业合同。
规律二,运气是可以累加的。
比尔·盖茨当然有天赋也有努力,可是他如果不是正好出生在个人电脑第一波浪潮时代,正好进入全美唯一一所允许学生无限制访问具有“及时反馈”功能的计算机终端的私立学校,以及后面的一系列“正好”,个人电脑的主宰公司就不会叫“微软”。
规律三,竞争越激烈,运气越重要。
在充分竞争的项目中,越是高水平的比赛,选手之间的实力差距越小。林丹与李宗伟的几次世纪之战,林丹真的完全胜在实力吗?未必见得吧。1厘米的差距很可能决定了1分的归属,而1分的归属很可能决定了比赛最终的走向。你敢说,这1厘米中,完全没有运气的成分吗?
运气动力学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市场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市场。水平相当的两个人,运气上的差距若为5%,收入上的差距可能高达500%;同一类型的两个产品,性价比上的差距若为5%,则可能直接导致差的那种被淘汰。所以,在这个时代,运气变得越来越有用。但有趣的是,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都不愿意承认运气这个因素。
成功的人不信运气,我们还比较容易理解,毕竟谁也不愿承认自己只是命运的宠儿。所以,他们将成功归功于自己的努力与天分,在回顾自己的成功经历时,印象里最深刻的是自己的辛勤付出,而当时的好运气早就被抛诸脑后。
失败的人为什么也不愿承认运气的因素呢?因为他们害怕,怕承认了运气的作用,就丧失了继续努力与坏运气抗争的勇气。想要赢得高水平的竞争,你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拥有超乎常人的毅力与自制力。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即使用功,未必成功”,你会有什么感觉?你是觉得,“没关系,我还是愿意全心投入”,还是“既然这样,那不如放弃”?所以,即使失败也不归咎于运气,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些正能量,保持前进的动力。
那些看似微小的随机事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人类的这种认知偏差在成功人士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他们中的很多人坚信,成功完全源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那些最成功的人确实既能干又敢拼,但也有很多同样能干又敢拼的人,总是与成功无缘。
请别误会,我并不是否定勤奋和才能的重要性,不靠这些就能成功的人绝对是稀有动物。但现在我们知道了,很少有人能不借助一点点运气就取得巨大的成功。
拿破仑所说:“没有机遇,能力就毫无意义。”
在人类情感的领域中,稀缺性逻辑并非一直存在。特别是感恩,它是一种我们可以自由消费而不用担心破产的货币。
事实上,我们越是懂得感恩,幸运女神就越会眷顾我们。
2007年11月,一个寒冷的星期六上午,我与老友在一个室内场馆打网球。他后来告诉我,打完第二回合坐下来休息时,我刚说完觉得恶心,就倒在地上不省人事了。
他发现我已经没有了呼吸和脉搏,于是急忙叫人打电话给911,没过多久救护车就到了。救护车应该是从8公里外的小镇另一头赶来的,这一次怎么这么快就到了?纯属偶然,在我发病前大约半小时,两辆救护车刚刚被派往网球馆附近的两个交通事故现场。其中一个事故的伤者伤势并不严重,所以司机能够绕上一小段路来拉上我。急救员把我放到担架上,匆忙送往当地医院。在那里,我被推上直升机,然后被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大医院。
医生后来告诉我,我遭遇了心脏猝死,98%有过同样经历的人都没撑过来,幸存者当中的大部分人都会留下严重的认知及其他障碍。家人告诉我,事情发生后整整三天,我都在医院的病床上不停地胡言乱语。但到了第四天,我就头脑清醒地出院了。
如果不是一辆救护车碰巧在附近,我早就没命了。朋友认为我似有神助,我没有反驳,但也不喜欢这种说法。我相信,我之所以能活到今天,纯粹是因为走运。
当然,并非所有随机事件都会带来好结果。迈克·爱德华兹就是因为运气太差而丧命。他原是英国流行乐队“电光乐队”的大提琴手,2010年他驾车在英格兰乡间道路上行驶时,13捆50公斤重的干草包滚下陡峭的山坡,砸在他的面包车顶上,致使他不幸身亡。那天他并没有违章驾驶。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他都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体面的、平和的人。他的生命被失控的干草包夺走,只是由于运气不好,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