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下周要宣传,领导吩咐准备材料。于是翻箱倒柜寻找各种宣传单册,海报,横幅材料。
然后翻出了几十份文件袋,里面是去年的一些宣传单,还有一下企业宣传单册,仔细一看,已经过期。
这些用剩下的单册,尤记得当初留下这些用剩下的文件夹,想着是,下次可以用。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样的材料用过一次,下次要做宣传,准备材料,又有新的版本,新的单式,我做宣传的频率,根本更不上大公司单册的更新速度。
所以这些单册就这样,就从上次用完,就一直保存在抽屉里面了。直到这次要做宣传活动,才再次重见天日。
看到这些单册,我的脑子里就浮现出 鸡肋 两个字,所谓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食之无味的东西,按理说留之无用,理应弃之。但人的行事却不是由非是即否的恒等公式组成。留之无用的东西,总会因为总总理由让我们保留。
如同上面说的单册,我留下来,既是想着下一次还可以用上,留作备用,又是想着这些宣传单册制作不易,都是钱啊,一印一碟大几百块的,彩色折页,排版精良,比普通白纸黑字的A4复印纸贵多了,留着留着。
结果是一放就蒙尘。
很多东西就像这些单册一样鸡肋,但却比单册麻烦多了。
从小学读书到大学毕业,我的教科书累积了一层又一层,还有草稿册也不少,加上各类的解析,辅导书,数量巨大,占据了我小小的房间大半的面积。
很多人在毕业后书本就留下很少了,我也有很多同学,高考结束后,就将书本秤斤卖了。
大学更不用说,勤快点的这学期上完,立刻就将书本卖到旧书店造福下学期报道的学弟学妹了,也有的直接就丢厕所旁的垃圾桶了,每年都可以看到好一堆。
我不一样,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书,都留了下来。初高中留小学的书,想着这么重要的基础知识,以后哪个字万一忘记了,还可以查呢!高中留初中的书,想着初中的基础公式忘记了,还可以查呢!高中毕业,三年辛苦,这些笔记,这些书籍,可都是我曾经努力过的见证!怎么能扔呢?
初高中的书籍就已经占据了房间不小块地,母亲总是骂道,这些书就这么多干什么!?
在多次被骂房间书乱后,我终于扔了大半部分的书,只留下如语文,数学,化学,物理,生物等 专业性 比较强的书----实在是不能再扔了呀,这些书被我花费了一个下午的时间,统统打包到了储物室内。
大学毕业后,专业类的书本,一包包的,被我用火车托运回家了,简单一句话以括之:又一堆。这次自己的想法是,这些都是专业知识啊,以后一定会用到,必须留。我是学金融学的,什么宏微观经济学,各种银行制度,公司制度,保险制度方面的书带回来一堆,结果.....嗯,没错,依旧没有什么结果了。
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用不上这些书。考银行招聘,也基本用不上,宏微观有用到点,但其实多数看华图还是中公之类的参考书,这些所有我收藏的书籍,确确实实地留着没有半点用处,他们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供我缅怀过去罢了。但是,要丢掉,绝对绝对地,太可惜了啊!
到底为什么可惜?实在说不上来,简单说就是我个人比较怀旧,舍不得,没有什么公式化的定理来推论原因了。
生活中类似如此鸡肋的事情何止千万,有些东西,食之有点味,但鸡肋就是鸡肋,作用确实不大。
虽然鸡肋食之无味,但是弃之可惜。那么就说明鸡肋确实有它存在的意义了,如此,鸡肋是弃,还是不弃的好?
我觉得要看是什么样的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嘛。鸡肋的东西,于人无损,有时候只是情怀所致,可以保留。像我收集教科书的怪癖,大抵如是。可是有时候鸡肋虽然只是鸡肋,但也会造成自己的一些麻烦,比如我收藏教科书这个鸡肋日积月累大到影响我的起居(房间太小没办法,囧),那么,还是必须忍痛割鸡肋的。
有时候是这样,一样东西留着的时候,你就习惯性的一直留着了,以为没了它会很难受不适应怎样怎样的,其实大部分的身外之物都是过眼云烟,过去你就忘了。留着只是习惯而已,这个世界变幻太快,太多的东西吸引着我们的注意力,新奇的事物层出不穷,你又何必抱着小小的鸡肋不放?
嗯,对,就是这样,连我自己都被自己说服了,晚上回去就把那些没用的书籍扔了!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