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的时候我第一次工作的时候,实习补贴1.2k,那时候需要来回从学校跑到公司,单程车程差不多2个小时,来回需要4个多小时。
虽然远,但是觉得住学校,便宜,开支小,划算,省钱。
选择自己做饭,每天晚上花上几个小时做法,第二天带着,虽然时间耗了一些,但是觉得划算,省钱。
看见某一本书非常好,但是比较贵,于是花好几天的时间到处找有没有pdf版本,或者其他盗版,觉得这样划算,省钱。
嘴里骂着苹果手机只是颜值高而已,不承认苹果手机系统的流畅性,依旧用着廉价的安卓机,虽然卡,操作起来不流畅,但是觉得便宜,划算,省钱。
相信还有很多人,有着和我曾经类似的想法,总是在无形中的进行着用时间换金钱的动作,例如:
周末也懒得起床,躺在床上可以睡到晚上,都不用吃饭,划算,省钱。
懒得去图书馆,每天在网上浏览着各种片段的话语,觉得划算,省钱。
觉得kindle买着只能看书,功能不多,不如买个pad,什么都能干,划算,省钱。
终于在曾经的某一个时间段,我意识到了一些问题的存在,那些看起来特别美好的经验推断,反而模糊了我的判断。
我总以为,住的远,便宜,省钱,但是在公交上流逝的几个小时带来的价值,远远的大于省下的那几个房租。
自己做饭即便味道再是鲜美,也并不比得上楼下转角处大叔的路边摊。
这个世界,给了每个人和其他人平等的财富,那就是时间。
唯有时间,才是真正的公平,所以,你的时间,非常值钱,应该让它产生价值。
虽然住的离公司近点,房租贵点,但是如果把花在公交车上的时间,拿来做写自己擅长的事,例如参加培训班,看看书,那么在未来带来的价值,远远大于省下的几个房租。
虽然自己做饭,可以省下一些金钱,但是每天花在做饭上面的时间至少在1-2个小时,而1-2个小时可以听完斯坦佛的3堂课程了。
所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你不擅长的事情上,那些看起来让你节约了不少成本的动作,在隐形之间,剥夺了你更多的选择。
认识一个大师,17年码农,写过出版过数十本书,AngularJS框架代码贡献者,他计算着每一次代码编译耗费的几秒钟,如果代码构建每次快1秒,那么一年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够他再去写几章书籍出版。
是的,就是这样,大多数人总在抱怨时间不够,但是仔细统计就会发现,你的专注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时间也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的少。只是,你把时间花费在了你不擅长的事情而已。
每年,我差不多会看150本左右的书,以前买了个pad,还写了一个爬虫,有时候花费数天,就为了从网上找一本很不错的书籍的pdf版本。
后来买了kindle,再也不用去网上到处去收集pdf版本了,虽然书籍收费,但是相比以前,有找到pdf的版本的时间,已经看完一本书了。
kindle不伤眼,而pad的屏幕会给眼睛带来更多的损伤。看起来一个pdf版本节省了买书的钱,实际上pad对眼睛的损伤,远远大于使用pad看pdf省下的那几个书费。
我们要关注隐藏的损失,不要把时间花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