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 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而每年这个时候,扫墓祭祖、踏青郊游仍是大家必选的主题。
在我的记忆中,奶奶是最早离开的我们的,那时的我对生死的概念还有些模糊,随后两三年不到,爷爷又在思念奶奶的思念中,也撒手而去。而舅爷去世时,年近90属高寿,村里人都说老人顺天尽命,是一件白喜事。但那些时候,估计是迷信的思想作怪吧,父母去给爷爷奶奶、舅爷、扫墓一般都不会带我。后来,离开老家后,每年的清明节,父母会在附近住地的十字路口去烧纸,但是除非他们俩只有一人在时,才会让我陪他们一起前去。直到前年,年仅50岁的舅妈因病去世,,或许是舅妈太年轻,去世时太突然,大家的心情一时缓不过来,加之我们也买了车,有了便利的交通工具,父母提出以后没什么特殊事情,每年在清明时节回老家扫墓,去给爷爷奶奶、舅爷、舅妈上坟,我才真正体验了扫墓这个庄严的仪式。回老家的路途并不远,1个多小时就到了。爷爷奶奶的墓地就在村子公墓的最边上,每次去后爸爸和老公都会去铲除周围的杂草,而我和妈妈去坟前摆放上一些供品,然后一起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妈妈会絮絮叨叨一些让爷爷奶奶安心保重,我们现在都很好的话,寄托思念之情。
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每年清明之时,正值春光明媚草木吐绿,人们会因利乘便,在返回之时去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祓禊、踏青的生动写照。而我们每年会在这个时候再带父母到植物园、或秦岭山间的大自然中,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看山间迎春花盛开,遍目麦田、桃花、油菜花,看路边柳枝摇曳,玉兰花、樱花争相开放,再登山望远,一抒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
其实,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思念亲人珍惜生命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