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要去云南了,去看我心目中梦想的洱海了。
云南又称彩云之南,可见,她是一座多么美丽和令人遐想无限的城市啊!
第一次来云南 ,我是兴奋的,到达昆明站的时候,已是傍晚,彩霞满天 ,充满了梦幻的色彩。我在天色微暗的街上行走,突然城市的霓虹灯亮起, 眼前是叫卖的各种小吃摊,一份人间烟火气在这座微凉的城市上演,尽管离家千万里, 却突然有了一种家的亲切感。
昆明被称为春城 ,在这个炎热夏季,昆明给了我凉爽的感觉,在这里,晚上睡觉不用开空调,在我旅行的这段日子,她的温度一直是二十几度,让我忘了我是在炎热的夏季。
滇池的海鸥是我向往的,我决定第一天就去滇池。昆明的作家朋友薰衣草知道我来了昆明 ,一定要请我吃云南的米线,我答应她在我看完滇池就去赴约,没想到第二天快中午的时候,她打过电话,我还在睡梦中。她说你们一定是高原反应。
这里已经是高原了吗?她说是的,昆明海拔在两千多米,已经是高原了。原来我已经在云贵高原了,已经有了高反,但却不知道。由于这个原因,我没有去滇池,感觉身上也乏困 ,儿子也不想动,说夏天滇池没有海鸥了。因此,以此为借口,没有去滇池。米线也懒得去吃,但是,云南人的热情让我很感动,薰衣草一直热情地邀请我,并且给我介绍景点。但都由于高反的缘故,没有去成。身体稍稍适应以后,我决定去石林。
石林
在云南有一座石林,我很小就知道,我看过地理书上的图片,也看过课外书上的介绍 , 唯独没有来过,如今,近在咫尺,当然要去看一下了。
由于石林是石灰岩,所以,很容易风化,为了保护她,她离城市很远,我们需要从昆明坐火车到达石林站,然后坐公交去到石林附近,然后再坐景区的车才能看到奇石遍地的石林。
这是一座神奇的林子,他们不是树 ,而是石头林, 故名石林。这里曾经是两亿年前的海底。
我们跟着美丽的彝族女孩,漫步在两亿年前的海底。
彝族女孩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她像阿诗玛一样美丽,明目皓齿 ,有着浅浅的微笑。她叫我儿子小黑哥 ,叫我阿诗玛,说跟着她一起去看看。首先映入眼帘的一片洁净的湖水 ,湖水中点缀着几个石柱。
她说之前这里没有水, 周恩来总理看过后说有山的地方一定要有水 ,于是建了这片湖水,让我们的石林有林有水,更加秀美。这里风景很美,可以拍照留念。
是的,这里很美,一片静谧的湖水,湛蓝清澈,几个石柱像树一样姿态秀美, 立于水间,远处是蓝蓝的天和白白的云 ,水天相连,以及旅行的好心情,让我的心仿佛都要飞出去了,飞向这自由澄明的天地。
往里走,便是石林了,石林分为大石林和小石林,她带我们先去看大石林。
“远看石头大,近看大石头。”虽是如此,但是,大石头也是有看头的,比如这石林 ,比如这大石林,一个个高耸入云,怪石奇特,还有秀美的味道,不是石头的生硬 ,有树的飘逸,有林的秀美。 石柱不是简单的愣头青般地石柱,呆板的站立, 而是如枝杈分开的树,如遮阳的伞,如竹笋,有直插云霄的白杨。总之 ,它们不是石头 ,就如一片林子,形态各异,姿态万千,树与树之间有间距,我们沿着树距之间, 穿行在石林中。仿佛真的进入原始森林一般,迷宫似的。
美丽的阿玛施导游说如果不是我带路 ,你们真的会迷路。我带你们把每个景点都看一遍。
你看那里是小象和象妈妈,爸爸在小石林,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问哪里有小象?她说那里,这里的石头三分靠看,七分靠想象。你得想象,我发挥我超强的想象力,我看见了,一头小象和妈妈头对头站在一起,确实很像。
旅游吗?靠想象,靠编的故事,那么才有了旅游的意义。只看一堆石头,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比如这里 ,是张果老休闲的地方,我们转过去一处石柱, 才看到一块宽阔的地方,石头下有一块很大的青石板,真的是神仙洞府,遮阳蔽日, 凉爽无比,坐在青石板上,感受神仙真的很好。也想在此打坐,静心安神,与如月对话,与天地共呼吸。
这里是一线天,抬头看,天真的是一线,如指缝。这里是鱼儿的化石,摸一摸 ,会好运连连,这里是龙的头也摸一摸,这里是象的尾巴,也摸一摸 。摸着摸着, 穿过一层层石林,看到了西游记孙悟空被困五指山的取景地,看到了莲花位于直立突兀的石林上,看到”极狭通人”处 。然后爬上“望峰厅”,看到了满目的石林,林海松涛,柱石参差,看到了2亿年前生机勃发的海底世界。
世界真的很大,从海底到陆地, 从两亿多年前到现在的。生命何其渺小。
出得大石林,来到小石林,看了象爸爸,不知它们为何分开 ,是小象贪玩跑远了,象妈妈去追吗?像爸爸在等吗?发挥我的想象,旅游才有意义。
看,那就是著名的阿诗玛,我运用想象,终于看到了阿诗玛,她背着一个竹篓远眺,看河面上的倒影更像。阿诗玛的故事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电影。今天只能终于站在了故事发生的地方,看到了美丽的阿诗玛石化像。
总之,这是个神奇的地方,不仅奇在石林上 ,也奇在这些美丽的故事上。
出得石林 来到石头展览馆 大石头,小石头,千千万,每块石头都有它的故事 它的来历 成型 世界上有这么多种石头。如美丽的画,如神奇的景。
丽江古城
丽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特别是丽江古城。
在众多古城中,丽江古城由于历史悠久,风光秀美,自然环境独特而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众多游人向往的地方。
她是纳西族人的故乡,在机场去往丽江的车上,一阵阵若有若无的歌声轻轻飘过耳边,“纳西、纳西……”,虽然听不清歌词, 曲调却是一种空灵,优美,悠远,原始的感觉,我看着车窗外清冷的玉龙雪山,陷入一种身心放松的境界。这也许就是旅行的意义。
纳西族是古代羌人的后代,他们在这里生生不息,丽江的文明是马帮踏出来的,他们的茶马古道闻名世界。从丽江出发,纳西族人用他们的矮脚马拖着沉重的茶叶沿着泥泞的山路, 穿过高山峡谷,走过森林草野,到达西藏、亚东。茶马古道的艰辛繁荣了丽江古城。
我们们下榻的酒店丽古城不远,下午睡醒后,步行去了丽江古城。逛丽江最好是在晚上,所以,我们傍晚进了古城,正好赶上夕阳西下,在微凉的夜色中,大水车在夜色中伫立千年,见证着这座八百年古城的辉煌历史。五花石铺就的小路,古色古香的二层木结构民居,具有民族特色的雕梁画栋,以及街边叫卖的小贩。构成一副人间美景图。这里游人如织 ,人声鼎沸,在夕阳的映照下,又像一幅中世纪的油画,厚重的基调,浓重的色彩,拥挤的人流,在半山之上,这座古城流淌着世纪的传说。
丽江古城西枕狮山,北依象眼山,泉水潺潺穿巷走院,形似一块碧绿大砚,故名“大研”,即大砚的意思。始建于宋末元初。
我们随着拥挤的人流, 看着目不暇接的小吃,细品着古代实木结构的房屋,慢慢体味着这座古城带给我的视觉冲击力。
这里仿佛没有穷富之分,都是二层木结构楼房,都有雕刻精美的图案,花鸟虫鱼,古色古香,姿容独特,巧夺天工。我看着,想着不觉走到了四方街,四方街是丽江古镇的中心,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在这里,看到了纳西族舞蹈。花灯初上时,四方街周围的酒吧突然色彩斑斓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虽然是极尽奢华的味道,但本人却我很不喜欢这种城市喧嚣嘈杂的味道。古城,应该是一种古朴的存在,她应给外乡人一种安静?原始、独特的意味才好,我不远千里是来感受古城的庄严朴素、 素净安宁的,是来感受纳西族淳朴的风情的,而不是城市的灯红酒绿 。突然感觉城市味道的触角伸的太长了,已经长到雪山脚下,打扰了纳西人民的安宁,用一些俗气的东西污染了这片净土。
想躲开这些嘈杂的灯红酒绿,我想寻得一处吃饭的地方,女儿推荐了一家好吃的菌菇饭店,我按着她的说法寻找,却总也找不到,小巷太多,有的宽敞一些,有的拥挤一些,都是清一色的石头路, 磨的光滑,我想,那时候的人们怎么把这么沉重的大石头背上山,铺成这条路的?千百年来不会毁坏,可以说是千秋功业了。
来回折返寻找,按着门牌号寻找,不觉走到一座石拱桥上,有警察在维持秩序,穿过小桥,突然,一个类似童话故事里花妖的场景出现在我的面前,一条小河缓缓流过街道边,河边是一片花海。云南也是花城 ,各色美丽耀眼夺目的花开遍了河边,伴着潺潺的清澈的河水,对着河边别致的民居,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百花仙子来了也得流连忘返,在月亮下,在月光里,在明亮的路灯下,打扮成云南少数民族的女子争相在这里拍照。我不仅驻足,丽江真的很美,就如画,如仙境 ,如花园。
从这往北走一点, 拐进一条小巷 里面是一片幽静的所在,偌大的店里,空阔、安静,悠闲,桌椅板凳都是木质的,房子也是木制,店里还有个院子,放着一个大大的水缸。客人不多,位置随便选,我便在靠近院门的地方坐下来,是那种小板凳,坐着很舒服。
来云南当然要吃菌菇了,云南是野生菌的故乡,必须尝一尝。点了一堆没见过的菌,我们叫蘑菇, 开吃前 ,服务员把汤舀走 ,说是要是以后我们中毒了, 他们可以以此判断是不是他们的菌锅出的问题。我想,明知道有毒 ,为什么人类还要去吃呢?但是吃了一口,就知道人类为什么冒险去吃它了,它的味道不是一般的鲜美 ,可以说是生平第一次知道什么是“鲜”,甚至用语言无法描述。 像肉味但是不腻,是水煮蔬菜的味道却没有菜水气,吃到嘴里,口齿留香,清淡香鲜,喝了汤更觉得由内而外的清爽。它不是肉, 却吃出了肉的味道,它不是蔬菜,却吃出了菜的清爽。 总之,回味无穷,感觉值得一品。
吃过饭又随着人流走到了四方街,虽已是晚上十点,但人依然很多 ,没有散去的意思,这种热闹类似于我们的元宵节,但是元宵节清冷嘈杂,而这里有清风拂面 ,伴着淡淡清冷的月光,和舒适的温度,以及这特殊的民居,仿佛是唐朝的闹市,或者清明上河图里的情景。
我们跟着人流拾级而上,来到了狮子山前,本来很累 ,不想上去了,儿子说来都来了。于是购票进入。里面黑漆漆的 ,只有凉爽的风伴着飒飒的树叶声,我有些害怕,等走到灯火通明处,上了万古楼,才看到山下灯火辉煌的不夜城丽江古镇全景。这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城市,当年他们的经济该有多么繁荣, 在这交通不便的玉龙雪山下,建起这样的二层实木结构的房屋。他们又有怎样的的智慧,才能建出这小桥流水人家的布局严谨,房屋优美的小城 。这座小城给我们讲述着先人的智慧,少数民族人民的勤劳,勇敢,吃苦耐劳的精。丽江的文明是马帮踏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