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单位的许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份“家庭作业”:观影《七月与安生》,然后写写自己的观后感。许是脱离学生的身份太久,所以对于这份作业,倍加珍视。仿若只要还在写作业,就还是学生一般。
由于是自己不太感兴趣的闺蜜青春题材,所以,并不觉得会有多少营养,看完便是。
幸好,我看完了。惊喜惊喜。
什么感觉呢?看完之后,我想到了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每个男人的一生,都有两朵玫瑰,一朵白玫瑰,一朵红玫瑰。当他得到白玫瑰,时间久了,白玫瑰就变成粘在胸前的剩米饭粒,而红玫瑰依旧如掌心的那颗朱砂痣;当他得到红玫瑰,时间久了,红玫瑰就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而白玫瑰依旧如窗前皎洁的白月光。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两朵这样的玫瑰。七月与安生也是如此。
七月是白玫瑰,温柔、优雅、恬静美好,但她羡慕红玫瑰,向往着自由。七月常常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而热烈似火的红色,代表着奔放、洒脱。所以,在七月的心里,住着一个安生。
安生是红玫瑰,热烈、奔放、潇洒张扬,但她羡慕白玫瑰,渴望着安稳。安生常常穿一件蓝色的大衣,而温柔如水的蓝色,代表着安静、忧郁,所以,在安生的心里,住着一个七月。
可她们彼此都不知道,安生的自由是牺牲了所有关于安稳的依赖换来的,七月的安稳是牺牲了所有关于自由的幻想换来的。而最终,安稳与计划压倒一切的“白玫瑰”七月,一手策划了自己的“被逃婚”,开始漂泊流浪;想要四海为家的“红玫瑰”安生,却走到了老赵身边,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当她们分开后,安生以七月之名写她们的故事,恍如一场盛大的告白与告别。在安生的小说里,她刻意隐藏了七月的死,她用自己的笔,把七月写得那么美,把七月的结局写得那么美。七月走在路上,仰头望着雪景,垂眸吃着汉堡,走遍千山,跨过大海,就这样一直美好地活在安生的记忆里。
电影的名字叫《七月与安生》,英文译为“Soulmate”——灵魂伴侣。谁是谁的灵魂伴侣呢?七月与家明吗?还是安生与家明?都不是,在七月与安生的故事中,家明只是配角。七月与安生,她们才是彼此的Soulmate. 从这个角度来看,电影讲述的不仅仅是七月与安生的故事,更是每个人的内心不同自我、不同人格的交战。想要自由人生还是现世安稳?就像天平的两端,你把砝码放在哪边,你的生活就会向哪一方倾斜。
我们每个人心中的象牙塔里,都住着七月和安生,她们是朵双生花,花开两朵,一莲并蒂。所以,当她们最后一次相遇,相视而笑的时候,拥抱的不仅仅是彼此,更是另一种可能的自己。
时而七月,时而安生,这大概才是人的一生。愿你的一生,既有一个阳光灿烂的七月,又有岁月静好的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