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山水必先画树。画树必先立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为枯树,起手数笔最难,务审阴阳向背,左右顾盼,当争当让,或简或繁。故古人作画,千岩万壑不难一挥而就,独於看家之树大费经营。若作文者先立间架,间架既立,润色何难。当熟四岐,后观诸法。四岐者即画家所谓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也。然不曰面而曰岐者,以见此法参伍变幻,直若路之分岐,熟之则四岐之中面面有眼,四岐之外头头是道,千头万绪皆由此出!”
翻译
1、岐:同“歧”方向的意思。四岐,树上分杈的树枝至少朝着四个方向伸展,体现立体感
2、千岩万壑:山峦连绵,高低重迭。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3、间架:画面各部分的比例大小,结构规律
4、参伍:参译三;伍译五。或三或五,交互错杂的意思
-----
-----画树刚开始要学习四岐法。画山水首先要学画树,画树先画树干(主干、次干)。画好树干加上墨点就成为茂盛的林子,多画些树枝(中枝、细枝)就成了枯树。刚开始画的那几笔是最难的,因为需要审视区分出树的阴阳面,处理主干、次干、中枝、细枝的寥寥简约之姿和比比茂盛之态。所以古人绘画,山峦连绵,高低重迭的姿态一笔而成,而画树却要经营位置,思考其结构规律。这就好比写文章需要有框架结构,在框架中修饰文字,使文章有文采就会很简单。应当先学习四岐的方法,而后在学习树枝和叶子的画法。四岐就是画家所说的,石分三面(表现石头的凹凸之形和画出石头的立体感)树分四枝(树的前后左右有交互参差的势感)。然而不说“面”而说“岐”,是为了来表现四岐画法的交互错杂,像路的分叉一般,熟练掌握此中的规律,绘画时就能画出物象的空间感,而后可以用此法展现更多的内容。
----初学者在刚开始画的时候,要先用6B的软铅来起形,到了后期就不需要了。不过,如果画面复杂多变,也可以用软铅适当几笔定个大的方向也是可以的。
还有就是用墨,毛笔要淡墨浸透,而后用笔尖蘸少许浓墨,不要太多,不然画面墨色易单调,画的时候有顿挫,有浓淡干湿的趣味性。在笔枯的时候,要放慢速度去画,而后在蘸墨继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