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接触到一个学生个案,班主任反馈孩子冷漠,性格冷淡,有时还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老师找她谈话,话还没有说两句,她就走开了。同时孩子还有超乎同龄孩子的表现,比如有一次上课在画画,老师收了她的画,她跑到办公室跟老师说,“我写检讨怎么样,你说,写完检讨把我的东西还给我”。另外的观察是,觉得孩子有时也挺热心,比如班级运动会,没有班服,她出主意说不如每个人手上绑上一条红丝带。成绩还比较好,但是班里人际关系不好。家长也发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感觉孩子性格很怪,跟人就是隔了一段距离,也不知道怎么办。班主任反馈之后,家庭里就更加重视,因为父母工作很忙,个案几乎是奶奶带大的,妈妈反馈在弟弟出生那段时间,大家的关注点都在照顾孩子身上,可能因此忽略了她。比如爸爸现在每天都开车送她上学,争取能够在路途上陪伴她,妈妈周末也经常带她出去,给她买东西,想告诉她,在家庭里面,我们还挺重视你的,而不是像奶奶那样重男轻女(个案还有个弟弟)。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孩子没有什么变化,妈妈跟班主任说,要不是看到学校老师这么坚持,帮助孩子,她们都要放弃了,觉得做那么多都没有什么变化。
我当下听到家庭里父母对孩子性格原因的分析和他们做的事情,以及班主任对她做的工作,我觉得分析和工作都做得很好。那到底为什么孩子会没有变化呢?
我跟这个孩子有过短暂的半小时的聊天,我发现孩子是很聪明的,她的思考能力是超越同龄人水平的,喜欢的东西也比较偏理科,与人互动用得更多的是她的理性思维,很享受思想交流,容易忽略人际互动过程中感受的交流。但是她讲述自己是有好朋友的,是从小到大的对门住的女孩,周末也有跟同学出去玩,她的大体上的人际互动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给我的感受是,这个孩子很好,没有什么问题,就是跟有些学工科、理科的孩子一样,理性思考占据主导,情绪和感受没有那么细腻。她是冷漠的,跟人有些距离的,但是她自我感觉良好,我觉得这就不是什么问题。当然,你要说孩子能够更加开朗,跟人亲近,热乎,那自然是更加符合社会期待,或者符合我们对一个理想孩子的理解。但是,这是一种期待,而不是孩子本来的样子。
当父母觉得自己已经做了那么多,为什么孩子还是没有变化,他们都要放弃的时候,我觉得我好像知道孩子为什么没有变化了。他们认为自己早年对孩子的关注和照顾不够,让孩子比较冷漠,如果说这个分析是有道理的,那么,父母在今天做出更多的弥补是对症下药的,父母的行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期待是有问题的,父母的期待是孩子在接收到更多的爱的时候能够更加地开朗,这是有问题的。因为希望孩子开朗,是父母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要自己开朗。所以,说到底,如果我们抱着希望孩子开朗而做出的事情,其实是满足了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真正地满足了孩子关于爱的需要,她们怎么会有变化呢?这种有目的的爱,孩子最为敏感,也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的“带有诱惑的深情”,大白话就是说,我爱你,但是是有条件的爱你。
当父母总觉得自己做了很多,付出很多,但孩子却不领情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那个“初心”是什么?最有意思的就是,孩子的出生,我们从来没有问过他们的意见,我们却常常忘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