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累计第86天早上跑步,6公里(正月22天,二月21天,三月26天,四月17天)
今天是我的五十岁生日。
从今天开始,我就将正式步入“知天命之年”。
早上,煮了鸡蛋,为自己咬灾;中午,吃了手擀面,为自己祝寿;下午,又尝试着蒸了蛋糕,算是自己的生日蛋糕吧。不敢出去吃,那就在家里自娱自乐吧。
一大早,大姐,孩子,外甥,朋友都给我打电话,发信息,对我生日表示祝贺。
不经意间,人生最隆重的50岁“大寿”,就被我这样悄无声息,稀里糊涂的过了——没有掌声,没有喝彩,也没有隆重的仪式。
人过了三十岁,会觉得时光飞逝;过了四十岁,会觉得岁月如梭;到了五十岁,我竟然感觉到的是一种恐惧。
恐惧什么?恐惧青春不再,恐惧时日不多,恐惧生命不复存在。
我不想老,但不想老又不可能。人的寿命是有限的,一旦过了50岁,也就意味着生命已消逝了一大半,甚至会消逝的更多。因为,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个会先到。
古人的寿命更短,颜回活了40岁,诸葛亮活了53岁,王阳明活了57岁,而王阳明的高徒徐爱仅仅活了31岁。对于古人而言,50岁意味着高寿,甚至意味着生命的不复存在;对于现代人来讲,50岁也意味着大去之日不远矣,因此心里惶惶然也是难免的。
50岁,人会有更多的不甘心。
不甘心自己的一事无成,不甘心自己的虚度一生,不甘心自己的碌碌无为,不甘心自己没有轰轰烈烈的曾经与过往。太多的遗憾,太多的缺失,太多的不如意。但心有不甘又能如何?“无可奈何花落去,靡不有初鲜克终”。
我们不是褚时健,80岁还能开荒种苹果;我们不是姜子牙,80岁还能“河边垂钓,愿者上钩”;我们也不是愚公老叟,80岁“立志移山,无穷尽焉”。我们只是凡人,我们并没有多么宏大的理想。既然是凡人,那么我们就要学会适应,适应当前,适应现在,适应所有的不公与不平、无奈与伤悲。“知足常乐”,学会了适应,就不会再有如此多的多愁善感、心中哀怨。
到了50岁,心是悲凉的;同样,身体也是下滑的。各种疾病会不约而至,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它都会时常来光顾你。所以,到了50岁,锻炼身体才是自己的第一要务。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是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最大的贡献,也是最大的负责任。不成为累赘,不成为负担,就不会对别人造成任何心理上、精神上、经济上的任何压力。
所以,我就在想,如果我的生命在60岁(甚至还会更早)的时候,戛然而止,会是什么样的情形?我知道,如果是这样,最伤心的一定会是亲人和孩子,但谁又会保证不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据说,古人在60岁的时候,都会被送进一个密闭的墓穴,放上一定的吃的喝的,然后任其自生自灭,这也就是传说中的“攒堂墓”。我想,这有点类似现在的安乐死。好与坏,对与错,这或许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了,不一而足,最主要的是当事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把它当作生命的一种解脱也未尝不可。况且,无论你愿意不愿意,无论你接受不接受,又能如何?这一天终究是要来的,谁也挡不住,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人是矛盾的,尽管什么都知道,尽管说起来头头是道,但人还是会心存幻想。就像苏轼,就有这样的感触:“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天堂到底好不好,谁也不知道,毕竟是一个谁也没有去过的地方;与其去一个未可知的地方,那就还是“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好”。
“知止而后有定”,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只要泰然处之,乐观面对,一切问题到最后就都会得到圆满解决。
“忙中日月闲中度,八万尘劳乐天地”。既然已知天命,那就勇敢的接受吧。无惧无喜,不忧不悲,顺其自然,处变不惊。
其实,如果真能做到这些,也挺好。
或许,这就是我“天命之年”的感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