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愿景三角形(愿景、关注、项目)和行动三角形(收集、整理、检视)。如果只有愿景三角形没有行动三角形,那么一切都是空想;而如果只有行动三角形没有愿景三角形,那人就会迷失方向,碌碌无为。只有将两者有效结合,我们才能真正让时间为自己所用。
2.番茄钟将时间以25分钟划分,在25分钟里只专注一件事,每25分钟后有5分钟的休息时间。连续的4个25分钟后,会有15分钟的休息时间。
3.“先吃掉那只青蛙”代表的就是每一天先做完重要的事情。若我们每天起床就认真面对这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不解决就不罢手,这对自己的自律性及心智强度绝对是很好的锻炼。
4.哪些人适合用番茄工作法? (1)工作时不知不觉走神去做其他事的人。 (2)工作中常被QQ、邮件、电话等外部中断困扰的人。 (3)工作中常常由于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工作没有完成又非常容易产生焦虑感的人。 番茄工作法的事前准备 番茄工作法的工具很简单:3张清单(包括活动清单表格、今日待办表格、记录表格)和一个计时器。 活动清单表格用于列出近期的活动,不需要排序,可以多天使用。 今日待办表格是从活动清单表格中筛选出的事项,并按照重要程度排序,需要每天更换。 记录表格则记录事件所消耗的番茄钟、打断次数、当天时间,可以多天使用。 有了经过收集、整理两个步骤之后的今日待办清单,我们就能够全神贯注于当下的任务,也就是在做事的当下心如止水,让自己的大脑充分地发挥能动性而不被其他的杂事所干扰。 计时器的功用就在于给人一种时间的限制,当全神贯注的25分钟过后,无论事情结束与否,都停下来休息5分钟,喝水,聊天,让大脑放松,再进入下一个25分钟。
(1)先在活动清单上列出近期要做的事情,不分顺序。 (2)按照重要紧急顺序给事情写上序号。 (3)把当天一定要解决的事情写在今日待办清单里面。 (4)用正方形来预估每件事情所要花费的番茄钟数目,并且根据你当天所剩余的时间做一个调整。例如你当天如果还剩下5小时的时间,那么你就不能安排超过10个番茄钟,通常6~8个较为灵活。每次完成一个番茄钟就在符号里划上一个“X”。 (5)在事情开始的时候,在前面写上具体的开始时间。 (6)如果其间被打断则在番茄钟上方做好标记(外部打断是外界干扰,如突然而来的电话、同事找你;内部打扰是自己的干扰,如突然想到其他事情了、注意力分散了),一旦标记好了之后就要尽快地回归到原本的事情上来。 (7)如果任务被打断,写上“U”,在旁边写上打断后完成的时间,例如只进行了10分钟就被打断了,那么就写U10分钟。 (8)如果正在进行的事项所要花费的时间超过第一次的预估番茄钟数,那么就在表里用圆形的符号添上第二次预估的番茄钟数,完成后在里面打一个“X”。 (9)如果在番茄钟期间遇上计划外的紧急事件,那么就在下面“计划外紧急”那栏记上,每次番茄钟结束后重新统筹,是继续执行目前的事情还是进行其他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