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半个月作者很懒,什么都没写,正经的书一本没卡,游荡在电影、电视剧中,却没有个系统。说好的看南希,看亚龙,看CBT,可只是南希看了五章还是六章,亚龙的书让学生不辞辛苦的从办公室借出来,却并没有看,随手翻开,觉得都是治疗记录、关于自我和死亡的讨论,便不愿再看下去了。
从小就是一个正经的孩子(此处又笑声),看书就是为了考试,只有在一个人的寒暑假,为了对抗孤独,会一个人看一下午的电视,或是在图书馆借几本小说,便开始看起来了,所以受伤的这两个月对于我,真的不算寂寞和着急,因为我向来都是自己,在同伴们一起玩闹,嬉笑过后,剩下的总是自己,一个人静静的看书,一个人静静的发呆,期待每一个傍晚的来临,因为这时,爸爸妈妈回来了,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家里也有了生机。于是,总不愿意早睡,因为夜晚很短暂,到了白天又是一个人了。都说独生子女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却无法体会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的寂寞与独处,这也就造成了我们天生与人缺少亲密感。身边的都是嬉笑的玩伴,却很少有真正跟你朝夕相处,走入你内心的知己,也许这正是我们这一代的悲哀,处在社会的转型期,经历了太多的变化,却从来没有真正用心去体会过。我们家老肖经常笑我从小到大没有遇到一个好老师,一个启蒙的教师,笑我的年代虽然只跟他们相差三年,但已经天壤之别,因为我的年代已经没有无偿家教了,有的更多的是金钱交易。而我居然在很多年后,才知道我的同伴大多课余时间都在老师家补习功课,而对于我这种自初中开始成绩并不好的学生,大多受到的都是老师冷遇和漠视的目光,连爸爸都被牵连其中,在家长会上不被待见,问老师话,老师都当没听见,继续跟成绩好的学生家长说话。这让爸爸一直记到现在,因为他深深的感到了丑陋与耻辱。初中的根据成绩分配座位,更是让我时时贴上“差生”的标签,要不是因为身高原因,每次的最后一排一定是我的最终归宿,久而久之,竟没有了耻辱感,但也慢慢失去了独立的自我。现在向来,总没有自己的想法,人云亦云,就是在那个时候慢慢养成的,因为唯有这样,才能呆在人群中,仿佛依附在树上的树藤,没有了树便无处安生,因为不能承认自己的差,所以依附在别人身上,把真实的自己深深的藏了起来。看到一句话,抱怨别人,指责别人,是对自己的不能面对,是对自己深深的不满,因为曾经我也深深的被伤害着,没有表扬和鼓励,有的都是失望、指责的目光。所以,孩子,放下抱怨和指责,对自己好一些,因为那是你的内在,她还是一个孩子,一个没有充分的被爱,也没有足够的能量去爱人的孩子。
写到这,心里舒坦了了好多,很多不能面对的东西,竟也慢慢的浮现在眼前了。朋友说我最近感概很多,那是因为我已经很多年都不感概了,那个心里的孩子一直被杀死了,直到最近才慢慢呈现,或者说,到现在我才敢于一点点的走进她。所以说,生活给了你磨难,也同样给予了一个礼物,在于我,是一个走进自己,审视生活的契机。面对了,才愿意用一个平和的心态面对接下来的生活,时时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