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朱青是一个直爽的人,和她做朋友从不用小心翼翼,大大方方的说自己想说的话,和她谈恋爱也从从不用伪装自己,爱得轰轰烈烈,离开得无声无息,大家都羡慕她的潇洒无拘。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直爽的人,最近却变得闪闪躲躲,总是尽可能的避开人,避开一切活的生物。
她快30了,家里忙得不可开交,好不容易说服双亲二老,挚爱的大姐,硬是横竖说不通,到处张罗她的婚事,恨不得立刻就把她嫁出去。
她没有心理疾病,也没有对婚姻产生恐惧,只是曾经很用力的爱过两个人,竟然对爱情产生了免疫力,在她看来,男生都长得一样,只有俊一点和丑一点的区别,但是俊一点和丑一点都是一样的过日子。重要的是,她不打算过日子,却会独自悲伤。
在她接近三十年的人生里,她深爱的两个男人都曾经信誓旦旦的要和她永远在一起,但是最后他们又都信誓旦旦的和别人相拥而吻。
2.
朱青第一个爱的人是莫凡,她的大学学长。
高考的暑假,除了等待开学的焦灼,唯一充满娱乐趣味的便是和不认识的大学学长、学姐泡在一起。
群里人很多,来自于东南西北,不同的报考专业,一切都是未知,一切又似乎早已尘埃落定。
他们都当他们是这所大学的一员,他们也就当他们是未来的学弟学妹。
问很多问题,得到很多解释,校舍条件,学院风气,学校周边游玩的景点,离市区的距离,聊着聊着,竟然凭着直觉有了自己的小团体,莫凡就是朱青自认为感觉不错的学长。
他正在延安勤工俭学,一本正经的严肃,引导他们这些年轻的学弟学妹。
年轻的时候,爱情总是来得很容易,障碍物也往往极少,在乎的只是,我喜欢你,你是否喜欢你,然后都默契的以为,这样的喜欢即使爱,一生一世的在一起。
可惜的是,大一还没来得及结束,两个人的一生一世就走到了尽头。
朱青想,她最是洒脱的人,对于前任可以收放自如,然而当她看见莫凡的婚纱照时,她心生悲凉,沿着河滨道一圈一圈的绕,身体的另一个自己早已躺在车轮底下,血肉模糊。
3.
暑假的时候,似乎身体的荷尔蒙极其充裕。
陈末是朱青的第二个男朋友,大三的暑假,两个陌生人,竟然相识于茫茫网海,一个刚参加工作,一个正打算着未来。
陈末说:“我刚到这个地方,没有朋友。”
直白而诚实的开场白,一下子就扼杀了朱青脑子里的敌意。
陈末是隔壁政府的新干事,孤身一人,带着大学的梦想,投身于体制事业,立志要在基层工作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朱青一直计划着毕业后就投身家乡的教育事业,自从和莫凡分手之后,她更清楚自己下一任男友,公务员,身高一七五,不要小眼睛,稳重成熟。
所有的条件,都像是为陈末量身定做,相识不到一个月,两个人却已经爱得死去活来,朱青毕业回老家的决心更加坚定了。
戏剧性的是,陈末竟然劈腿了,流连于各种“同学”之间,聊天暧昧,只差没有捉奸在床。
朱青开始了人生第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陌生的城市,陌生的风景,陌生的人来人往。
她对着手机说了分手,挂掉电话的时候,眼泪配合的滴落。没有分手后的失恋期,转而投身于学业中,只是她没按原来的计划,毕业后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执教于异乡学校。
4.
三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这期间,陈末一直建议她回到家乡,他说他们应该在一起。
这样的话她哪里还会再信,她以为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曾经的错误,心里原谅他,她想,做不成男女朋友就做普通朋友也好,毕竟她是那么热烈的喜欢过他。
然而他一个月以前还在给她说他分手了他想来她的城市见她,转而一个月后他在朋友圈晒出了结婚证,配文“从此不再是一个人”。
朱青按着手机的手不停的颤抖,是的,她不爱的了,可是她依然难过。她觉得她像极了清明时节坟头未燃尽的香火,她活着,就是送走她一段段的爱情,然后再在一个阴冷的后半夜,在昏明缺月、狗吠声中,一捧土一捧土的将它们埋葬,埋葬。
朱青的心早已经变得无坚不摧,蓦然之间,竟然迷恋于单身的日子。
那天,刚下班回到家,还没来得及放下手提包,就被大姐喊过去接受思想政治课,大姐说了很多,敲茶几,急蹬脚,然而她说她的,她出神自己的。
扭不过大姐,微信上又多了一个人,他夸她是一个文艺女青年,内心满满的正能量,她在心里呵呵呵。
5.
她想了很多,考虑过大姐说的“30岁后再嫁不出去,即使你想结婚,也无法再找到条件优越的人。”
朱青不是一个很优秀的姑娘,她有的仅仅是自己的一方小情怀,谈不上出彩,但是就现在的年龄来说,一般的男人听说她的才气,不由得都会露出佩服之态。
她鄙视这些对她阿谀奉承的无知男人,但是她却不得不和一个又一个无知的男人相亲。
他们是一个笑话,她又何尝不是。
朱青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抱着床上的猫狗布偶,明明就是临近三十的人,却还是一副初高中生的姿态。
她把自己狠狠的疼惜了一遍,挣扎许久之后,还是决定要坚持自己的想法。
人生短短几年,爱也不过短短几年,她要爱情,她也要活出精彩。
结婚,并不是生活的全部,只是一个极小的部分,她更重要的守护心中的梦想烛火,不让她熄灭。
万一有人笑话呢,笑吧笑吧,谁想笑就笑,她要过她的生活,朱青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