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黄磊的《深夜食堂》备受诟病,网络里“豆瓣2.6分”、“中国的深夜应该是大排档”等等,言论铺天盖地而来。剧中饰演“泡面三姐妹”之一的吴昕更是处在一片骂声的顶峰,成为第一支炮灰。
本来还不知道这部剧已经开播的我,决定看看这部剧到底有多“烂”,竟然会被网友群起而攻之。所以这个周末连刷了好几集,但看着看着,发现剧情虽然老套,但偶尔也会忍不住笑出声。只能说马马虎虎,但还不至于到“群起而怼之”的程度。
现在狗血的电视剧那么多,为什么这一部却成为众矢之的?
1、日剧版的《深夜食堂》已是经典,有对比就会有伤害。
其实只要是翻拍的剧,多多少少都会被“怼”。不说这一部是翻拍日剧,就是翻拍《西游记》、《红楼梦》这些我们自己的电视剧,都会骂声一片。有对比就会有伤害,这是在翻拍前,就应该有的心理准备。但我觉得这不是这部剧被骂的主要原因,至少对我来说,看到要翻拍的消息的时候,我还是有所期待的。
知名的导演、演技过硬的黄老师、还有各路强大明星阵容加盟,不得不说,这部剧还未开播的时候,大多数人还是满怀期待的,其中也包括了看了预告的我。但有时候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反而我是看了网络的一片骂声后,对这部剧没有了那么大的期望的时候,才看,反而觉得没有那么失望。
2、中国式狗血剧情的大杂烩,该如何打动这个夜晚。
第一个故事--“泡面三姐妹”的男人之争
第二个故事--明日之星死于癌症
第三个故事--昔日校园的“F4”与“杉菜”
第四个故事--聋哑父亲马克的爱与无奈(目前只看到这个故事...)
这四个故事,可以说都走了中国式剧情的狗血套路,看到开头就猜到了结尾。虽然过程中也有笑、有感动,但却随了大多数电视剧的老套路线,笑过、感动过之后,很容易就烟消云散,只适合用来打发百无聊赖的时间,太过老套。深怕它的故事,把每一种老套的中国式剧情都过了一遍,成了一部狗血剧情大杂烩。
剧情是一方面,演员的演技也是重要的一环。首先不得不承认赵又廷的演技在这部剧里让我又刮目相看了一回。总以为“姑父”就只适合演演公子哥,没想到演起聋哑人也相当给力,一点也不做作,相当自然。但一个演员的演技,还是拯救不了一整部剧,毕竟他只是他的故事里的主角。相比于“姑父”,吴昕的演技简直就被秒成渣。但我觉得比起吴昕,第一个故事里的渣男陈轩,全程演的像个无公害的小白兔,演技比吴昕还尴尬,让人分分钟出戏。
3、没有熟悉的味道,加上广告满剧飞的硬伤,成了这部剧最大的败笔。
“鱼松拌饭”当我听到这个菜名的时候,我搜索了所有关于我脑海里的记忆,始终找不出能和这道菜匹配上的信息,难道是我孤陋寡闻了?直到黄老师把这道菜做出来的时候,我才恍然大悟,哦,原来这就叫鱼松拌饭啊!关键看起来也不是很好吃的样子啊!失望!为什么不直接点个鱼香茄子饭,至少我还直到这是什么?菜名很文艺,但有时候,文艺的不是时候,只会让人觉得更尴尬!
只有熟悉的味道,才能让观众获得共振,唤起相同的记忆。
除了菜品,还有就是无处不在的广告,瞬间就让我跳到剧外。虽然说现在都是网络看剧,广告投放只能剧情植入,但如此强势的“铺天盖地”的广告植入,我也是服了。剧最终是给观众看的,还是要考虑一下观众的感受,毕竟作为观众来说,我是来看电视剧的,不是来看广告的。只能说植入广告需谨慎,别把观众当傻瓜。
其实,这部剧只是走了大多数国产剧的套路,而它会成为众矢之的,不过也是众多网民们,长期以来在这种大批量低质量的国产剧的剧情下,想要找一个宣泄的出口。作为万千网民中的一个,我想说喜则看之,厌则弃之,毕竟主动权在你。而作为期望看到好的国产剧的万千观众之一,我想说网民的话虽“可恶”,但忠言总逆耳。我们不是拍不出好剧,只是缺少真正爱剧之人。前有《西游记》、《红楼梦》这些老一辈的经典,后有《琅琊榜》这些新一辈的良心剧。少一点商业、利益之心,好剧或许并没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