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班经过某火锅店,听到了熟悉的《One night in Beijing》。陈升的这首歌带火了北京的一条平平无奇的胡同——百花深处。
为什么说平平无奇?因为我们现在就住在这条胡同的500米开外,每天几乎都会从这条路送儿子上学。北京的胡同多是2个字带个胡同的称谓,三个字很少,四个字的我知道就是百花深处了。所以百花深处胡同才是官方名字。但是带了胡同两个字一下就low了。
除了名字,胡同本身就是胡同,至少现在没有像百花深处这个名字一样。如果哪个祖国的愤青非要来百花深处看那个“她”,可别说我没告诉你,等待你的和这个名字比较贴切的,只有一个文化创新园和一个小旅馆。至于公共厕所,小到不行的小院子,相信也不会被陈升唱到歌曲里。
所以说,百花深处已经变成了一个文化符号。否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文化创意园会开在这么偏僻的一个地方。前两天5年级的儿子写了篇作文,说百花深处又黑又臭,后来被政府治理好了,也是个百花开放的地方了,紧接着就是一通颂歌唱起。
我如果是老师,鼻子非要气歪了。百花深处虽说不浪漫,但也不龌龊,它就像一个平凡的人,可能在一生中有那么几个闪光的时刻,但大部分时间就是在静静的独处,逐渐成熟,逐渐沉睡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变成了一种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