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饭时间和儿子一起听樊登讲《哲学的慰藉》,书的第一张提到苏格拉底出生在公元前300多年,我随口说了一句“好早啊”,结果儿子斜着眼看我说了一句“孔子死后一百多年苏格拉底才出生”,我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只能继续问,“儿子,孔子算哲学家吗?”“当然算,儒家、道家、墨家其实本质上都是哲学思想,只是派系不同而已”然后他又和我说了一下各个派系的不同,显然他说完了我没记住[尴尬];书里讲到另一位哲学家叔本华的悲观情绪和生活的消极态度,以及他的不婚主义,儿子又说,这种人不结婚没有后代就对了(因为叔本华的悲观也是因为在他小时候父亲的自杀导致的),即使有了孩子,他的孩子也不会很快乐,就让他带着他的悲观离开就好!
首先儿子对历史的尊重态度和理解是我自愧不如的,也是我应该学习的;其次,儿子对人生观价值观的认知层次是我没想到的,因为这些东西我没有给他讲的过多,也不知道他是如何体会理解出来的,我只能说,感谢你让我学会了很多,也在慢慢教我如何做你的妈妈,现在我只想说:我愿意作为你的倾听者,当一个合格的听众,听你滔滔不绝的讲拿破仑、讲基督教的起源、讲汉武帝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