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普通的胯下运球变装视频带上了万柳书院的定位,引发了5.6亿人次的围观。
原因为何?除了调侃,很大程度和“钱”有关。这个北京豪宅小区的房产,据某周刊报道曾以36万元一平方米的价格刷新记录,在“金钱滤镜”的加持下,主人公无需露脸,流量便如自来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
嗅着流量的味道,主人公被称为少爷;在评论区里,比他年长的网友自称老奴,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女手写长信表白;被带火的“万柳书院”定位,一时间冒出了不少年轻男女,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
这其中就有一位ID名为“16”的博主,敞开自家大门欢迎网红来参观,目前“16”共发布两个视频作品,收获了近300万的点赞。在他的直播间里,部分网友频繁刷着最贵的“嘉年华”礼物,将这场追捧的狂欢推向了新高潮。
媚富的表象下,是心理落差。相比于过去那个机会遍地的时代,一夜暴富的机会少了,竞争压力也大了,不少人发现努力未必能得到自己理想中的回报。互联网的崛起和信息的鸿沟打破,让那些奢侈的生活通过手机屏幕变得似乎触手可及,比如人家晒出的一件生日礼物就是自己半辈子的工资,落差便这样不知不觉中产生了。
从“流量就是金钱”到“金钱就是流量”,有的人将自己的财富直白地展现给大众,满足普通人的窥探欲,也因此大赚流量。但正如向太大秀珠宝的目的是为了直播带货,流量的最终导向仍是金钱。
流量会让一些人更富,成本则由带着媚富心态的普通人买单,使之成为被收割的“韭菜”,但博主却在这一过程中收获了更多金钱和吹捧。别人创业赚钱,有的人刷礼物亏钱,还要自称一声“老奴”。
警惕自我奴化,即便是在娱乐的话语体系中。Z世代年轻人有自己的一套玩法,无论是评论区的老奴也好,少爷公主也罢,在他们看来多多少少都是在“玩梗”。与其严厉痛斥,不如反思应该如何正确引导,“勤俭节约,理性消费”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口号并不能让拜金停止。
如果暂时无法在物质上抚平落差,是否能够寻求在精神上的不卑不亢?在这些万柳书院的视频下玩梗刷礼物,暴露的是自身精神世界的不够充盈。作家杨绛曾写:“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努力不全是因为仰视带来的落差,而是平视带来的满足,无力和失落常有,但这不该成为自我奴化和失去方向的借口。
在最近热播的韩剧《黑暗荣耀》里,受尽苦难的女性在忙乱之中看到绝美的夕阳,说了一句“这破晚霞,还这么美。”夕阳会平等地关照每一个生命,只要你有一颗愿意欣赏夕阳的心。无论贫富,都可平凡而热
烈的活着。
我们来人间一趟,当好好看看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