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通货膨胀犹如脱缰野马的年代,收益率最高的投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性价比最高的商品就是图书。读书的好处很多。但是“读书”就一定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吗?好多人我想都会有这样的经历,书买了一摞又一摞,读了一本又一本,时间和金钱都投资了不少,但是真正能记住的内容少之又少,能运用的就更少了!如何让阅读更有效,下面分享几点我自己的阅读经验。
1、明确阅读目的
《越读者》一书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的阅读方法——饮食阅读法。作者根据读书目的将阅读分为四类:主食阅读、美食阅读、蔬果阅读、甜食阅读。主食阅读是指为了掌握一定技能必须进行的阅读,如企业管理、知识管理、精力管理等。美食阅读指的是各种经典名著、人文社科、哲学史集等,是提升自己读书品味的重要方法。蔬果阅读是指对各种工具书的运用,包括百科全书、地图等书籍。最后一种是甜食阅读,与前面三种阅读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一定目的,就是为了娱乐、消遣,追求的是口感。所以,读书之前应该先明确自己的目的,然后选择不同的书,继而使用不同的方法。比如主食阅读对于原书的体系不重要、是否读完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可以将书中的内容拆为己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指导我们的行为。而对于美食阅读,正读、跳读无所谓,懂或不懂也无影响,重要的是沉浸其中、享受美食的过程。
2、评估阅读时间
既然读书是一项最有价值的投资,除了花钱买书,对于读书这件事最大的投资莫过于时间。那么如何让单位时间内产生的读书收益最大化呢?首先,列出你全部可以用于读书的时间。然后,按照可控时间和非可控时间,还有时间的高、中、低质量将其排序。这样对于自己的价值时间就可以一目了然,继而根据自己的时间价值选择安排阅读的书籍。比如我个人早起后的1个小时可控而且质量高,我通常用于主食阅读即致用类阅读。睡前半小时虽属可控时间但是质量不高,我主要用于美食阅读。而一些碎片时间如坐车、走路等,我通常用于甜食阅读。
3、选定阅读方法
阅读的方法很多,《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将阅读分为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及主题阅读。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中》作者介绍了葱鲔火锅式阅读法。比较著名的读书方法还有彭小六的洋葱阅式读法及赵周的便签式阅读法等。其实,读书没有固定的方法,正如一千个读者里边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能够真正适合自己的、为自己所用的读书方法才是最好的读书方法。我个人在读书过程中会根据读书目的,选择不同的读书法。主食阅读即致用类的阅读中,我会选择主题阅读+便签式读书法。正如赵周在《这样读书就够了》中谈到了构建属于自己知识体系的技巧:“海选”、“相亲”、“过日子”。第一步“海选”,从问题出发,确定学习的主题,通过豆瓣、知乎、书评等找到这个主题相关的十几本书,大概了解下,剔除若干本,把其余都买下来。第二步“相亲”,书到手后,用1、2个小时全部翻阅一遍,选择一个目前对自己最适合的“人”。第三步“过日子”。对选定的书认真阅读,用便签法拆为己用,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过一段时间,再找出没选上的书,随便翻翻,看看有没有值得拿来做便签补充的内容。
对于美食类阅读我则会选择葱鲔火锅式阅读法:
①通读:一边阅读,一边把有价值的那一页折角;
②重读:读完一遍后,再把折角的几页重读一遍,如果仍觉得很好,就把那一页另一个角也折起来;
③标记:再重新读一遍折起两个页角的基业,如果第三次阅读后仍然觉得值得一度,就用笔在上面做记号。
④制作读书笔记:摘抄对自己来说重要的内容,摘抄前面用“Ο”来表示;评论自己对摘抄内容的感想,评论前用“”来表示。
4、从0到1,学会输出
你买了一本书,就像是买了一项资产,和你付钱买衣服或家具是一样的。但更恐怖的是,你不仅花了钱,还付出大量阅读的时间,但却没有记住任何东西,更别说得心应手的运用了。所以,一定要学会自我输出,让书变成你的一部分。无论是一段摘抄、一句感悟、还是几句评论、一张思维导图,抑或是一篇洋洋洒洒的读书笔记,不拘形式、不拘字数,从0到1,试着输出自己的知识。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永远不能代替行动,行动的最好方式就是:从现在开始,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