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换一个地方,每换一个季节,作为一个女生,在一个网购已经大众化的时代,买买买似乎成了一项必做的事情。总是有众多借口说服自己去买,比如我今天心情不好了,我只有一条牛仔裤了,我的鞋子和我的衣服不搭了等等,这些理由有足够的说服力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点开淘宝、天猫、京东、蘑菇街等等购物平台。但是由于手头并不宽裕,所以,有时候即便很想买一件东西,并且这件东西是自己非常喜欢的,也会犹豫不决,最后甚至放弃。
就像昨天,看中一直很想买一双很舒服的运动鞋,是我喜欢的风格,总之,一切都是我喜欢的。但是点开一看,却被289元的吵架“吓住”了,犹犹豫豫,点开又关掉,如此反复了好几次,最后由于全校断网而不了了之。还好断网了,有了个正大光明的理由让自己没买那双鞋。虽然没买,可也是自己心里的一个坎,间接导致了自己“失眠”。一直在思索着为什么我买不起一双289的运动鞋,为什么自己买东西的定位永远不会超过200。看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却被一个标价而放弃,心里很不是滋味。想来想去,我想只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我买不起一双289的运动鞋。
第一,是因为我还是个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即便现在在实习,工资却只够负责我一个月最基本的生活,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拿来干别的,这是个在合理不过的理由了,在所有人看来这都是合理的。
第二,我想才是最根本的原因,自己被束缚住了,被家庭情况束缚了,被别人的眼光束缚了,这二者有必然的联系。因为家庭情况,所以勤俭节约是必须的,同时,在别人眼里,这样的家庭情况你还买这么贵的东西,简直就是奢侈。这也是现在我为什么不喜欢跟别人聊自己的家庭的原因。但是往往有些人问话就能问到点儿上,不回答不行,尤其是领导们,然后他们就会对你抱以同情心,开始帮助你,然后一言一行不知不觉就被束缚住了,吃个美食,不敢发朋友圈,怕别人说自己奢侈,买个贵点的东西,还要藏着掖着,好像是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如此种种,自己变的不是自己,而是别人眼中的我。
其实第一个原因,根本就是借口,虽然是个学生,可也已经是成年人,虽然还在学校,但也不是封闭式的学校,如果内心真够勇敢,完全可以自己在搞好学习之余,做一份兼职,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学校有那么多人,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成有有钱人,大部分靠的都是自己的努力,这点毋庸置疑,把点当成理由,只说明自己的怯懦。
第二个原因才是根本,生活活成了别人眼中的自己,而失去了真正的自我,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是根本。一直想做一个别人眼中的乖孩子,久而久之,别人看你十分的乖巧,殊不知自己的内心早已风起云涌,想做一个叛逆的孩子。都说90后是叛逆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如此看来,我应该属于80后甚至是70后。
或许我不是真的买不起这双运动鞋,而是身上压着一张符,像五指山一样,不能随心所欲的运动。生活应该勇敢点,一起合法的手段都应该是合理的,只要是合法合理的,为什么还要畏手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