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上一年级,家里每个人都很关心她的学习问题。奶奶问汤圆会不会算术,汤圆点点头,奶奶兴起,说:“我出几题给你算算?”汤圆:“放马过来!”奶奶问:“3+3等于几?”,汤圆:“等于6”,奶奶又问:“那5+6呢?”汤圆快速回答:“等于11”。奶奶大喜道:“哦哟,你这个学习好了嘛,这都会算”。得到奶奶夸奖的汤圆开心的蹦蹦跳跳。小鱼儿最喜欢争风吃醋,看到姐姐被夸奖,她立马夸下脸来说:“哼,你就不说我学习好!”这是鱼儿惯用的口头禅。奶奶道:“那我问你一个算术题,1+1等于几?”鱼儿快速回答说:“等于2”,奶奶喜笑颜开,并说“喔哟,我家小鱼儿学习好学习好...”鱼儿也开心地舞动起来。
许是平日我较为严苛,汤圆鱼儿鲜少因为这些简单的问题得到夸奖。前一秒还因为奶奶问题的简单而皱眉,看到这一幕后,眉头舒展,这样的交流不是更具积极的引导作用?一本正经的教育哪能让孩子切身懂得学习好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期望呢?
简单的算术,简单的对话,让老人期待认证,逗得孩子开心自信。试问,有什么比开心更重要,有什么比自信更强大的呢?追名逐利的世界里,压抑而痛苦。前方的那束光成为自己终身奋斗的目标,为了那束光,淡化了亲情、友情,忽略了洒落在你肩头温暖而明媚的光,山间的晨露,火红的晚霞,和小鸟叽喳的欢语......那些朴实的,自然的,本真的渐行渐远,你还剩下什么呢?一副空壳罢了。教育是该还给孩子血肉之躯。
一年级一改往年政策,午饭留宿学校。这于大部分人而言是天大的喜讯,减少了操劳,多了自在。但不少人心中不免担忧,这么小的孩子在学校能打到饭,能吃得饱?对此,我和同伴各持己见,我认为:该放手,给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从小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处事应变能力,以应对未来纷繁复杂的社会,树立孩子的忧患意识。而同伴则否定,说那些没条件的人是现实逼迫,有条件却不给孩子享受,还要刻意制造苦难让孩子经历,她不能理解。作为家长,应该积极创建有利条件,让孩子在康庄大道上前行,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眺望美好世界。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直以来,自己活的太理想化,朋友说的却是现实。没有一个伟人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靠自己,活的太累,人要懂得利用周边资源,才能不断壮大自己,靠别人,并不丢脸,靠父母,也是天经地义。有资源不用,还傻里傻气的埋头苦干,奋力前行,到最后,感动的,只有自己。
用爱,信任和期望,为孩子铸就一道坚实的万里长城,护好孩子在漫漫人生路,让孩子在自己的人生里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