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肖巧风 焦点解决初级网络班第21期 坚持第50天原创分享 总约练50次 挑战每周3次 第六周(3月9~15日)第5、 6 、7 次
2020.03.13 星期五 晴 农历二月二十
一、约练感悟
《尊重与希望》案例:46~52 第5次
1.分角色读
2.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建立关系的部分,可以从讨论她的爱好开始,如:音乐、电影、运动、甚至是游戏也可以。
3.态度:尊重~好奇~未知~不评判~理解~共情~站在当事人的立场与行动脉络~同理心~引发合作~一伙儿~接纳~身后一小步~稳稳的不着急。
4.技术:开放性问句~好奇问句(还有呢?)~评量问句~循环问句~奇迹问句。
5.软化语言~聚焦正向~聚焦解决~引发思考~促进改变~具体可操作~挖掘优势资源~聚焦一小步的行动~聚焦当下。
6.注意:先处理情绪,再讨论问题。关注到来访者本身,心理感受、身体反应、情绪状态等。慢一些,再慢一些,还有呢,还有呢?做到这些才能更好的赢得合作,教化与无形。
第 6次
一、约练感悟活动BOX 3—3
同样的问句,更多的灵活性,不同的开访者。不同的咨询师,不同的咨询方式,不同的代入感,不同的收获,不同的感悟,带来不同的效果,感受到问句的魅力所在。应对问句:
1.以应对问句,发觉生命宝物。觉察生命中寄存的力量资源已让当事人的自尊能量感及希望感提升时,当事人才比较容易跟随奇迹问句并描绘与想象所要的目标与愿景。盼望,是需要能量承载的创造希望与判断当事人的状态,即咨询师的智慧所在。
2.应对问句的应用及时提升当事人量的最佳媒介
3.应对问句乃真正当事人现在所知觉的无力感,但仍要请她们看到自己如何持续承受或对抗此刻的小小资源方法与力量。
4.当咨询师以一种愿意了解的好奇与尊重的态度去询问,当事人时,咨询时往往会听到令人感动的力量与人性尊严。
5.具体深究与强化蕴含生机的日常行为。对于处于危机当中的当事人,应对问句特别要放在许多非常小的、不起眼的,但确实是真实的已经执行的生活细节上。
6.积极探问与优先使用应对问句,将能把握谈焦点转移至自发的应对策略上,不仅具有深度共情与鼓舞性,又有立即可行的具体行动策略,帮助他们运用自身优势,重建预期情绪与生活之掌控感,进而能协助当事人承受生命不可预期的挑战。
第7次
《咨商概论》第11章询问技巧与系统性的询问
一、强迫回答急连珠炮问题
1.咨商师是一次只能问一个问题,不利于建立关系。想到做父母的对孩子不是这样的吗?作业写完了没有?在学校表现怎么样?老师问你了吗?老师表扬你了吗?今天有没有跟其他小朋友打架呀?……
2.咨商师完全偏离主题,独断独行,攻击炮火猛烈,不但没有付出关心,给予个案同理的了解,还可能阻碍治疗历程。
3.咨商师要避免同时问太多问题
二、引导式与假设性问题
1.影响个体的方式之一就是故意设计一些问题,让他们用特定的方式思考。引导个人朝既定方向或诱发出预期性答案。
2.引导式问题的用字遣词不但支配意味强,连肢体语言和声调都充满压迫性。
3.引导式问题不是为了激发个案探索,因此没有催化的效果。
4.假设性问题类似引导式问题,但却是开放式的。对个案的议题作出假设,但没有指向明确的答案(虽然还是有干预答案的倾向)。
三、初始晤谈
1.第一次疗程开始时,谘商师必须收集足够的资讯以竭尽所能地了解个案,建构处遇于计划。
2.初始晤谈时咨商师就要开始建立咨商关系,收起必要资讯,判断个案适合哪种谘商形态,还是需要转介至他处。
四、危机
1.危机是分秒必争的事件类型不一
自杀威胁或实际行动、灾害、生死交关意外、强暴、重病、暴力等等。咨商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收集资讯,对处在危机中的个人提供立即援助咨商师必须搜集事实,决定风险因子、判断当事人的情境是否危险、检阅相关历史资料、调动资源、制定行动或处遇计划、密切追踪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咨商师可询问大量封闭式问题,兼顾同理心与关怀。
2.回应个案的问题个案常会向咨商师提出问题,他们希望谘商师提供建议,告诉他们该怎么做,你必须学习如何回应这些问题。传统的做法是把问题再丢回给个案。统整在咨商初期,问问题是一项有效的治疗工具,在咨商中后期阶段收集必要的讯息,掌握疗程脉动以支持个案,建立治疗关系。五、摘要
1.如何运用封闭式问题及开放式问题,复习问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假设性问题,及系统性的询问。本章另外探讨如何回应个案的问题,并以对化案例说明问问题的技巧。卷入越多,收获越大!
二、读书分享
1.持续每日阅读第13天《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39~41页。
2.《心理营养》下篇:问题与解决方法87~90页
3.有声打卡第12天《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第十二封59~63页
4.焦点网络初级开班第3天
三、健康打卡第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