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起姥姥家的老屋,一股亲切感便涌上心头……它承载了多少儿时的甜蜜和回忆啊!
穿过村里的一条大路,在走过一条歪歪扭扭的小路,便到了姥姥家的大门口,那扇木门上已是伤痕累累,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一进小院,便看见坐落在北边的三间土屋,它虽然并不富丽堂皇,却也冬暖夏凉,装着一家人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
推开吱吱作响的屋门,便看见一张红色的大方桌,这种桌子在那个年代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必需品,用途广泛,可会客可吃饭。再搭配上两把方方正正的椅子,便有了一种威严的感觉。老人端坐上面,更有了一家之长的感觉,说起话来掷地有声。但是姥姥姥爷并不是那种好端架子的人,都是待人和蔼亲切的老人。姥姥一生勤劳朴实,生育了六个子女,如今快到九十,也常为子女之事操心。小时候和表姐表哥表弟们最喜欢来姥姥家里玩,小孩子们很调皮,闹来闹去的少不了打架,姥姥也并不心烦,只是慈祥地看着我们,从院子里摘来新鲜蔬菜给她的外甥们做饭吃。挨着方桌是一个底柜,上面放着一台电视,对面是沙发,有时候人多了,姨们小舅便坐在这里谈天说地,拉拉家常,生活的压力仿佛减轻了好多,不如意也都烟消云散了……正屋的西边是一间厨房,姥姥忙碌的身影常常穿梭其间。姥姥是个极其善良的人,哪怕年纪大了,也是忙来忙去的...
小屋越来越老了,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骨肉亲情,血脉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