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说如果,你现在突然面对单位裁员,没有理由,单位要求你即刻离职,你觉得,招聘一个新人顶你的“坑”,你觉得需要多长时间?
有这样三个选项:A、一个月;B、三个月;C、十二个月
其实,这个话题我们昨天并没有说完,接下来的题解是:
如果你选A,那么,单位给你的薪水其实是高于你的职业价值的,所以,别抱怨挣得少了,你可能值的更少;
如果你选B,那么,如果允许,你可以跟领导适当要求加薪,现在工资的1.2倍,差不多是你合适的市场估价;
如果你选C,那么,你的职业价值可以翻倍了,或者,你可以选择跳槽了,因为,你的价值被企业低估了,他可能不再能给你提供你需要的发展空间了。
那么我们这些选D的人,岂不是要感恩戴德了?
今天,一个同事跟我讨论这个问题:“一个职位,怎么可能要那么长时间才能被顶上呢,即使是个校长,今天他突然不在职了,明天也立刻会有一个人来代替他的。”。
我答:“没错,确实可以顶替,可是两任校长的制校理念却对一个学校的发展、方向、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存在的价值是不可替代的,可有些职位,你却发现,它即刻被替代,即刻就可以上手,哪怕新人立刻上不了手,也丝毫不影响大局,即使那部分工作暂时停滞,仍然不影响大局,比如辅导员,你说这样的职位和校长比,岂不是可悲?”
于是,我脑子里有了这样一个模型:
其实,我们的“职业价值”不光决定于我们自己的能力,还取决于我们工作岗位的重要程度。
如果你在单位的重要岗位,个人能力还强,那就意味着,经验和资历都是资本,这样的人越老越值钱,越老越能为自己和单位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效益,单位的大部分人,其实是为这一小部分人服务的。
如果你在单位的重要岗位,但个人能力不算太强,其实也没太大的关系,因为你掌握着核心价值观,只要人缘好一点,注意跟大家的合作,尤其是跟高手的合作,当不了高层,挣不了大钱,但也能保持在中等偏上的位置。
如果你在单位的不重要岗位,但个人能力挺强,我觉得首要策略是看看自己能不能转到核心岗位,如果不行,就像我,辅导员肯定转不成专业教师的话,那么,如果我们还想创造非凡的成就,就一定得做出特别引人注目的成就,付出的努力也要比主要岗位上的那些人多得多,不然,我们无论如何也进不了主流的法眼。
最可悲的是,你的岗位本来就不重要,偏偏你个人能力又不太强,我觉得那就基本上宣告职业选择的失败了,重新选择职业方向是当机立断的选择。比如一个不爱说话、不太会总结提升、不太愿意处理人际关系的人偏偏当了辅导员,但其实研究生时代,他是个出色的科研工作者,那么,我会建议他去考博,尽快转行。
看到了“塞北熊出没重庆”,竟然也是个辅导员,亲,没想到在写作团里也能有同行,所谓的“良心活”,估计只有我们才能真的明白其中的心意。你的那位领导的现状,其实也是我的担心,我怕有一天,我也倦怠了,或者被白眼狼的学生伤透心了,亦或者有学生出事,一下子被全面否定了。所以,虽然我非常爱这个职业,还是选择了转岗,不知道是不是正确的选择,摸索着艰难前进着。
突然想到,有那么一个职业,永远不会被裁员,即使被裁员,也永远无法被取代,那就是——做妈妈、做儿女。
所以,再忙,也留出些时间给家人吧,只要在他们身上,我们的职业价值才是无限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