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个人成长所需要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了。
在众多的学习方式中,读书是最经济实惠、简便易行、收获迅速的方式。于是很多人开始加入读书的队伍。但是有的人却发现自己读了那么多的书,无论是阅读的速度,还是理解能力亦或自己的知识模式,似乎都没有任何的改变,没有变成想象众中的牛人,这是为什么呢?
一、徒有其表的读书
首先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读书,是因为内在的需要与渴望,还只是追风而已。你是读书的内容,还只是关注“读书”这样一种状态或者形式?
有的人读书只是注重一种形式,只是源于“别人都读我不读就OUT了”这样一种心理。在他看来读书是最轻松的一种学习方式——捧起一本书就看呗,有什么难的。既没有动脑思考书中的内容或者作者的逻辑架构,也没有读后笔记进行整体上的回顾或者对某一点内容的品评;既不注重读书速度的提高,也不注重读书内容的加深,更别谈架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样的读书怎么会有收获?
二、缺乏明确的目标
有的人确实在认真的读书,认真的记读书笔记或者写读后感,但是觉得自己似乎也没有进步,这是为什么呢?——缺乏阅读目标!
你的阅读目标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出,可能有的人的答案就是“就是读书啊”或者“每年多X本书啊”。前者根本算不上目标,后者只是追求数量却无法衡量质量。
没有目标就没有努力的方向,就像大海中行驶的小船,没有明确的目的地,只是随波逐流,最终只会被大海吞噬,深埋于海底。我们读书必须有目标,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所谓明确的目标就是必须知道自己准备阅读哪一方面的内容,是进行主题阅读还是不限题材范围的阅读;进行什么样的阅读,是泛泛而读还是深入阅读;以怎样的速度阅读,读完某本或者某一主题的书之后要有什么样的收获……
只有目标明确了你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才有可衡量的结果。
三、缺乏坚持
读书是一件长久的事情,真正读书的人会觉得每日读书就像吃饭睡觉一样的自然,无需刻意的去坚持。读书应该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是生命的一种内在渴求,一种状态。
问问自己,你的读书是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想读的时候读一读,不想读的时候就一点不读;有时间的时候读一点,没有时间就一点不读。如果是这样,请先努力将读书变成一种习惯,变成像呼吸一般自然的事情。
四、缺乏方法与思考
你读书的时候有方法、有思考吗?
读一本书之前你有没有去溯源,去了解这本书产生的背景,去了解这本书的作者,去了解这本书出过几版,版次之间有没有明显变化,去了解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
读书的时候你是不是只是关注这本书的正文了?有没有先从整体上了解这本书,包括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这本书的目录,这本书的前言或者序言,这本书的后记……
读书的过程中,你考虑过内容的合理性吗,有没有争议的内容,还是作者说什么你都觉得“对对对”?你考虑作者写作的思路和逻辑架构了吗,考虑过他的逻辑架构是否可以更好吗?你是全盘接受还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了?
读完一本书之后你有没有在脑海中回顾一下这本书的内容与整体框架结,有没有发现它的优点与不足?有没有与其他同类书籍进行比较,发现异同?
读书其实是一件很费力的事情,你需要有自己的思考,需要批判性的吸收,需要将现学知识与已有知识进行联系,需要建立并且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框架。
五、缺乏刻意练习
读书的时候你有没有非常认同作者观点,有没有按照作者提供的方法去践行?还是仅仅停留于“读读感动,想想激动,读完一动不动”的状态?
古人云“学以致用”,我们读书的根本目的是践行,是把书中的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如果你总是停留于想法,而大脑的容量又是非常有限的,现在的想法很快会被下一个想法替代,最终的结果就是你永远都在原地踏步。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一万小时天才理论,简而言之就是所谓的天才都是经过1万小时的刻意练习培养的,普通的人经过1万小时的刻意训练,你也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因此读书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好的方法或者观点,就要到实践中去践行,去刻意练习,只有践行了,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
如果以上诸点你都已经做到了但是依然没有成为你向往的牛人,别急,你正在走在通往牛人的道路上。此刻的你就像在地下的竹子,正在以4年3厘米的速度生长,你目前的成长速度虽然很缓慢,但是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你会发现自己的小宇宙开始爆发了,开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不过一定要坚持熬过那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