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8年12月22日,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核心数据:
家长最看重的教育责任,前五名依次是:
1.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2.教孩子明辨是非
3.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4.家长以身作则
5.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父母最希望孩子成为:
1.敬老爱幼有家庭责任感的人,比例78.3%;
2.身心健康阳光快乐的人,比例76.1%;
3.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人,比例65.7%。
很明显,家庭教育的价值观在发生转变,父母更关注儿童个体的素质养育,这是社会发展带来的观念革新。尽管中国部分家庭仍然存在“隔代教育”,但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或正在成为孩子的主要抚养人。
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被父母乃至整个社会充分意识到。我们已经在渐渐告别一套理念养育几代人的模式,家长不再只需要遵循社会规范就可以了,更需要了解时代发展赋予的新任务,了解和正确养育儿童。
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书《孩子:挑战》在中国持续畅销的原因,它顺应时代的发展,全书用大量的例子介绍了操作性很强的育儿方法。对于任何一位父母,都可以将它作为一本工具书,随时解答自己的困惑。
《孩子:挑战》出版于2015年,豆瓣评分9.1,那些关注育儿的父母几乎人手一本。本书的作者是鲁道夫.德雷克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病医生和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奠基人。他的师父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的师父的师父,是大名鼎鼎的现代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所以这本书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又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二
开篇就点明了贯穿整本书的一个核心理念:平等,这源于社会认知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让民主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尽管在一些欠发达国家,这仍然是一种理想。但在中国,大多数人的观念已经悄然改变,特别是这一代年轻的父母,90后、80后甚至是一些70后。
我们已经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不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平等,更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得到摸得着的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简言之,平等就是每个人都有为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我们对待同龄人容易做到平等,但对待孩子,却大相径庭了。我们太容易说:孩子知道什么?他怎么能和我一样平等,一样地做决定?
这里要注意,平等不是相等,也不是一致。孩子与我们,在人生经验、知识和技巧等方面当然不等,我们当然更胜一筹。这个平等,指的是虽然每个人都有能力和性格上的差异,却有权利享受同样的尊敬和尊重。
可是,光有民主的意识不行,如何在生活中体现呢?很多人会想到,民主就是自己完全做主,就是自由,就是为所欲为。
当然不是,如果每个人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都会乱作一团。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很容易愤怒和焦躁。反倒享受不了自由,感受更多的是混乱。
所以,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和享受自由,我们需要规则,规则会产生限制和责任。自由中也包含责任。
比如,我享有开车的自由,但我不能随意地乱开,如果逆行,那么这个“自由”就很快会结束。所以开车的自由,包含了我愿意遵守交通安全法规的限制。
如书上所说,我们只能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拥有自由,这个规则不是独裁者或者权威机构为自身利益而设,而是为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每个个体都应当遵循。
三
说回我们的家庭现状,很多人给了孩子无限的自由,孩子成了小霸王,父母甚至长辈,都成了仆人。孩子享受所有的自由和权利,而家长则承担所有的责任和义务。这根本就不是民主,而是溺爱,是放纵。
书中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
去游乐园,疲倦又亢奋的孩子叫喊着”再来”,烦躁的家长生气地说:“不能再来了!”可是很快就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烦恼又无奈地掏出腰包,最后拖着挣扎反抗的孩子回家;
在餐厅里,孩子坐在椅子上闲不住,不顾旁人大声喧哗,跑来跑去;
在超市,孩子们经常玩旋转门和护栏,在过道上乱跑,要这个那个,不买就大哭大闹;
而在家里,很多孩子不愿意承担家务责任,常常大吵大闹,不管不顾,不守规矩,没有礼貌。
这些一再跟家长对抗的孩子,常常让家长束手无策。父母尝试各种方式安抚,乞求、命令、哄骗、处罚以及贿赂等,却常常不管用。
孩子不会明白父母为什么要这样,他们只知道,他们可以不受限制和约束,可以为所欲为,不需要去了解学习、不需要去适应集体生活和社会规则。
这样的孩子如果回到一个集体中,就会不知所措,对集体和同伴没有兴趣,自己也混乱不堪。清晰和明确的界限,给人以安全感,让人清楚自己在社会结构中位置和职责。
而孩子内在的生命动力会促使孩子想要寻找自我,但在放纵和溺爱的情况下,孩子更将感到无所适从,想找到自己的价值,却没有方向。
于是,一场场亲子大战持续上演,父母精疲力尽,孩子得意忘形。这都是源于我们没有正确认识到平等的重要性,没有坚持平等的理念,而是企图用权威去压迫和教导孩子,招来的必然是反抗。压迫的力量与反抗的力量成正比。
所以,想要改变这种亲子模式,建立基于自由与规范责任之上的新方式,必须坚持平等的理念,用激发和鼓励代替强迫和命令,成为孩子的合作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
“平等的家庭关系”是家庭的基本原则,我们要逐渐强化其成为家庭成员的牢固习惯,需要花很长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
你做好平等对待孩子的准备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