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节(连载)《石猿记》第四章(13)
话说,石矶娘娘的自言自语,却让南极仙翁心情沉闷。
略做停顿后,仙翁回答道:“娘娘有所不知,近期,由于小仙之师弟,姜子牙,奉师命,助周伐商,借故斩将封神。征战之事,难免有众多生灵死伤,尤其是取决商周双方胜败的牧野之战,双方将士,更是死伤惨烈。此战,如同屠宰场,毙命生灵,不计其数。如今,双方阵亡将领,依照封神榜,皆灵归天宇封神台待封,但是,那数十万阵亡士卒,并连同战马,却是封神榜无名,无法受封。是故,众亡灵,数十万之众,或十百成伍,或千万成群,或伍列成众,或步行,或驱车马,一路阴风,滚滚鼓动,由那东征战场,浩浩荡荡,向这灵光盛地聚来。虽至故都,却无善终。”
说到此处,看了看聚精会神听讲的石矶娘娘和四位仙童。
接着又道:“于是,游离于镐京祖地故土,不愿散去。如此以往,虽然暂时尚未造成人世间大的骚乱,常此下去,难免阴阳失治,弄出事非。再有,那封神事仪外泄,众多封神榜无名小卒小吏,不平封神,如引发哗变,那时,一块丰盛吉根之地,哪里还能得以安宁?师伯远虑,欲平伏隐患。无奈,师弟姜子牙封神大业未成,分不得身。于是,今,小仙在华山云台峰顶,受师伯老子之命,前来处治此事”。
石矶娘娘,听得南极仙翁道出原由,细思:此事若在往日,并不算难事,俗语道:“入土为安”,本宫正是以掌管土石为己任,只要将那开天辟地神斧之能,略做施为,即可成事。如今却难了。那斧,在华山莲花峰,已送于沉香,以助其劈山救母,总不能出尔反尔,再将天斧要回吧?那岂不落下无稽之笑柄,又岂是我石矶之个性?现如今,已是无宝可依,施为如此之大功,为实有些难了。
又一想:南极仙翁既然受太上老君之命行事,想来定有妙招处之。
于是,问道:“既有三十三天太上老官受命,那么,仙翁将如何处治这些榜上无名的舍命亡灵?”
南极仙翁听出,石矶娘娘似乎对那封神榜有些异议,也未在意,只应声回答道:“师伯将练丹之金银二童,暂借小仙调用,并向小仙赠得一宝,想来宝上谒语,定能理通此事,只是小仙无此德能,不解其法,更不知此宝之妙用。想那阵亡士卒,数十万之众,如此浩浩大军,仅凭小仙和两小童子之力,有何作为?即便驱赶,又哪里驱驶得了如此众多之阴魂。好在,师伯赠宝时,曾示言,让小仙诚守华山几日,定能遇上贵人助之。并言,只要将所赠宝物,转赠其人,自然能够成就功果”。
石矶问道:“可遇否”?
南极仙翁笑颜顿开,朗朗答道:“小仙在华山,刚刚守得两日,即,幸遇娘娘,这岂不是天大之贵人也。哈哈哈哈……”!
石矶娘娘也笑道:“仙翁过讲了,本宫算得了哪门子贵人?又有何德何能,怎助得仙翁成就功果?说来,如果那开天辟地神斧在时,此番也算可为,只是如今宝已他属,无宝可依,事就难了”。
说到此处,南极仙翁听出,西宫镇宫之宝开天斧,已被石矶送人,仙翁略觉遗憾,但知老子授意无虚,早已喜形于色。心想:只要石矶娘娘愿助,功果可成。谁人不知巾帼石矶之美名?如今娘娘早已默许,只缺一件施法之宝也。
于是,仙翁说道:“这里有老君一句谒语,娘娘一览便知”。
语罢,由右手,探入左侧阔袖之中,缓缓取出一支竹简,双手过胸,献于了石矶娘娘。
石矶信手接过。
细看之,只见这宝,乃是一支翠绿竹简,薄似指甲,宽约半寸,长不足咫尺,通体碧透。竹简分正反两面,正面略显光滑,刻有龙纹,并有四个龙型小字贯穿上下,曰:渡灵清道。
再看反面,略显粗糙,其上书有蚁形小字,曰:
纣王无道虐群臣,
周子仁德救众生;
逝将受封得宠位,
亡卒失爱弃冤魂。
商周鏖战兵何过?
善恶分争士几沦?
寿老解疑寻贵主,
得来玉圣注宏恩。
此竹简,正是识得天机的老子李耳,赠于石矶施善清道之“渡灵牌”也。
于是,石矶不再客套,吩咐南极仙翁,并碧云、彩云,及金童、银童,将那些阵亡士卒之亡灵,并连同车马阴云霾雾,依“渡灵牌”之能,将其引领于镐京之东,渭水之南,骊山之旁,方圆十数里之地。
此时,石矶手握竹简,细细想来:既有这“渡灵牌”,如今此事,便有一些眉目,虽不比那开天辟地神斧来的爽快,却是更加的仁义,大可一用。只要将众亡灵游魂“入土为安”,大功即成。
今日,亡灵众多,岂吵杂无序,办成此事,确实需要些功夫。
石矶娘娘,四下里看了看。现有南极仙翁、碧云、彩云,并有金童、银童等一众,觉得人手有些单薄。一行六众,控制这浩浩荡荡十万亡灵,虽有“渡灵牌”法宝压阵,却也很难使众灵,有序调用。万一处治不当,在这泾渭镐京繁华都市间,众亡灵哗变生事,后事仍有难料之处,此等风险,不得不虑。
南极仙翁见石矶娘娘锁眉思想,不敢打扰,只是旁观静候。四小童也是安安静静,不敢声张。
石矶娘娘,见众人因自己思考,而显得拘谨了许多,就主动打破沉寂,将自己的想法说出。她说:“如今,有这渡灵牌压阵,尤若为众灵,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圈,亡灵众多,杂乱无序,如此只能安定一时,难平永世。得想个万全之策,既渡得众灵,又使其不生变故,以免乱了这泾渭都城盛地”。
南极仙翁接过言语,说道:“正是如此,师伯太上老君曾吩咐,周商之战,众阵亡将帅得以封列神职,实属善事,分封后,各路神仙,各施其职,将来仙界渐渐步入有序,以便统辖三界众生。而在周商之战中,阵亡士卒数十万之众,远远多于所需。仙界如何容得了如此众多精灵?不入分封,日久,难免引起众亡灵共怒,唯有为其寻得一个安身立地之处,方可平安事端。”
石矶将话接过,道:“如三五十处之,道也容易,只是这数十万之众,是有些难办。首先要调理有序,再以善终施之,方可平息众灵盛气。以何方法施为才能成功?”
南极仙翁道:“应用阴阳八卦之术,可否一举处之?”
石矶听后大喜,道:“可为,可为,大可为”。
于是,四顾左右,喃喃自语道:“只有我等六众,对于八卦阵法,却是难成,如何再寻得两位,列全此阵”。
那多时寂寞的碧云彩云两女童,见娘娘如此说法,是乎有所悟,两双美目,相互视后,同声道:“神鹿,仙鹤可来否?”
一语点醒石矶。于是,石矶娘娘抽出阿太神剑,双手把剑举起,剑指高天,心随意,意向天,心中密语由然而生。
不多时,由那南天祥云之中,徐徐飞来一只丹顶鹤;再由那北天高云中,欢快奔来一只梅花鹿。来到石矶娘娘近前,双双点头,以示礼仪。石矶收起阿太神剑,示意鹤鹿变身。
只见那丹顶鹤重又翻入云中,落下后,一位娇艳美丽的红衣女童,呈现于前。
再看那梅花鹿,向身后转得两圈,就地一个翻身,一位英俊潇洒的鹿角皮帽男童,站在了众人面前。
鹤女鹿童现身,不知石矶娘娘如何施为渡灵,容我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