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似乎能看见我每一步的足迹,
脚踏实地。
回首,这段用生命热烈走过的旅程,
此刻成了独属于我的小确幸。
回忆,已经成为过去式。今后我依旧要 向着有光的地方,前进。
一年的行走,由惆怅——迷茫——梦想——信仰——乐在其中,走着走着走出了一个个美好的日子,走啊走啊,走过经年,抬头恍然间有时空感地错觉,迈步行进中一切已在不言中……
一、海拔五千
一段旅程其实就是一段雕刻的生命,我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怎样,我们不断地追求,我们都在寻找幸福,能抓住的就是当下的每一天。海拔五千南明教师学习社,是由魏智渊校长发起的一个旨在相互监督、相互交流、相互激励的自组织学习社。海拔五千学习社赋予了每天更深的意义。每天的简要记录,既留下了时间的印记,又留住了生活的美好时光。
二、阅读
每个人的生命气质里都有自己看过的书,有自己走过的路。路,在脚下;书,在眼前,不辜负征程,沉迷于书籍。
熊猫书院阅读
这一年一如既往地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忙碌”,忙着各种折腾,还好,还没有忘记在忙碌中利用零散的时间去提升自己!参加了熊猫书院阅读。我明白所有的进步并非一日见效,需要静心等待;也坚信所有的坚持都将有所收获;天天坚持打卡,坚持阅读!
微信读书
当当书房
杨绛有言:大多数人的烦恼在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阅读量的多少,读书的质量决定快乐与否,轻叹:不站上前人的肩膀,又谈何洞察世事呢!
我的书单:
重点细读过的书:
《教育的目的》《思维与语言》《儿童的认知情感发展理论》《玩游戏,学数学》套书《捕捉儿童的敏感期》《人是如何学习的》《爱与自由》《完整的成长》
数学共读
前半年参与了国际周二晚上的共读《皮亚杰儿童认知情感发展理论》王校解读,周三下午的共读《人是如何学习的》王校深入浅出的解读收获颇丰。周三晚由魏校解读的《教育的目的》共读,由于有自习不能参与,但我以找参与的人录音,回放的方式读完了整本书。
偶尔的喜马拉雅听书,都是免费的《教育的目的》《思维与语言》还发现了俊杰老师录的《大问题》还有更多的儿童书,为了给我娃讲故事,哈哈!
三、教研
今年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研中度过,除了上课就一直在参加教研,穿梭在各种各样的教研活动中,每周一全校的数学大教研,每周四的组内数学教研,周三国际上午听教研课,下午听讲评课、共读,一直重复学习——反思——尝试——成长这个过程
组内教研
个人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尝试新挑战,并以自己为榜样带领组员刻苦钻研,共同进步。我不怕忙,怕的是忙完之后却一无所获,这才是最可怕的!
研修日志
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条孤寂之路,也是一条自我修行之路,是由你内心的想法决定你走多远的路,不是想超越谁,而是因为他看到了远方,决定去那个最远的地方……
大教研
教研即教育研究,教研者必须是研究者,我们的大教研一般是一个组的数学研究成果的分享、展示,也是为在教研提供的基础模型,一次次的磨合并形成资料。每一次大教研都对我触动颇深,有了更深入的探究欲望。
我为课狂
我为课狂的活动是聚集一群热爱数学的人,怀着研究的兴趣在一起,针对四大板块的不同课型,从资料收集——文本解读——设计框架——课堂实施——落实反馈,一个个精致而有效的课堂逐一涌现,一些基本的数学课型在研究探讨下形成一定的模式。
参与我为课狂以来收获不少,从刚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到勉强会制定ABC级目标,再到一次一次的修改框架,在经过一次一次的试讲,完成了现在的框架。尽管不一定那么完美,但我们这一路走来的都是沉甸甸的收获。
每周工作清单
四、活动
学校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活动社团,我选择了轮滑运动,原因一是自己觉的体育细胞发达,原因二:最近身体报警,需要锻炼。原因三:对教书法的体育老师特别崇拜。就这样,开始了我断断续续的轮滑练习。对还有户外社团,虽然由于孩子太小没外出参加过,但我还参加了户外社团组织的跳绳比赛呢,主要还获奖了,奖品是一根‘景氏’跳绳,还有户外社团免费游一次哦!
瑜伽、空中瑜伽、肚皮舞
这段旅程是忙碌的,但于我来说又是高效的,确确实实一天比一天更接近更朝向美好,这趟旅行,注定就是一趟寻找最好自我的旅行
2017.我全力以赴,踏上征程。
2018.我义无反顾,岁月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