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除了基本的知识、阅历以外,成为一个好老师还应该具备以下两个基本要素:1、充分了解学生;2、要肯花足够的时间;3、正面的引导。如果父母能够做到以上三点,那就能够对孩子产生足够大的正向影响,进而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好的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
学习过程需要让学生处于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的“学习区”。而这三个区域中“学习区”的范围往往是最小的,要不断推进“学习区”向“恐慌区”迈进就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范围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特性,而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了解一个学生是很困难的事情
了解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需要的信息量是非常庞大的,父母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与孩子朝夕相处,可以获得比其他人更多的了解,也就能对孩子有更充分的了解。
比如与通常的小班制上课的老师相比,父母通常能够更精准地知道自己的孩子对哪些知识点掌握的更好,而哪些知识点是孩子学习的盲区。而老师往往要面对许多的孩子,就很难去在意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老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越是了解学生的情况,就越能够因材施教,也越能够把握学习的进度和难度。让学生走在压力与兴趣的边界线上,是获得最大学习效果的基本原则。
在这一点上,如果父母肯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那就能够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更容易用同理心思考问题
与其外部老师不同,父母与孩子往往有共同的生活经历和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家族关系/饮食习惯/文化习俗/思维模式等等。在面临问题的时候,更容易获得与孩子相同的感受,更能够将自己处理同类问题的经验传授给孩子。这就是沟通与交流中的“同理心”。父母由于其天生的优势,更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更容易获得对孩子的同理心。
父母作为孩子老师的缺点
因为孩子与父母之间拥有相近似的思维模式,使得父母的能力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天花板。父母往往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学学习,所以只能够从自己生活的经验入手来教育孩子,这样一来父母的经验就成了孩子所能够触及的最优解决方案。面对这样的问题,父母还需要优化自己的教育方法。比如鼓励孩子与外接接触,从更多的渠道去学习知识。父母此时的身份不仅仅像是老师,更像是一个导师。让孩子去接触更多的朋友和老师,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获得更长足的进步。
总的来说,因为教育过程需要更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状态,而父母能更容易地了解孩子,所以父母可以成为孩子最好的老师。但是得到这一结论的前提,是父母需要有意愿、肯花时间。而且父母还需要鼓励孩子与外界接触,来获得更宽广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