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里儿子说腰疼,疼了好一阵子,之前没说是因为还能强忍着。我说让爸爸带你去看看吧?
不要,我不想看到爸爸,一见面我们彼此不高兴,还不如不见。
再怎么样,也是爸爸,爸爸是爱你的,只是方式不一样。
爱我吗?每次一见面就问,考了多少分?考好了还好,要考的不好我就必须挨骂,然后就是我们彼此对抗。他把我当什么了?考试的机器,考好了就表示给他脸上争光了。一天就知道要我给他争光,从不问别的,我转到新学校,就没问过我习惯吗?能吃饱吗?睡得好吗?我为什么会腰疼?是因为凳子太高,桌子太矮,一天趴十几个钟就疼了。这个学校桌椅板凳是要自己买的,他有问过吗?
泪水一直流,偷偷的流 ,我是一个极少哭的人,不是因为我够坚强或心硬,是因为我认为哭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遇事我一般都不会哭。
但是, 为了儿子,我偷偷的哭了无数次,着急的,担心的,愧疚的 ,心疼的,生气的。儿子健康平安我尚且安心,如若不然,情绪一股脑儿都上来了。生活,生活给了我们母子太多的无奈,怪我意志不坚定,也怪儿子太过于懂事。
儿子四岁时,说:妈妈,你不要去广东打工好吗?宝宝想跟妈妈在一起。
妈妈去赚钱,给你买新衣服,买玩具,买很多。
儿子七岁,感冒了,反复发烧持续一个多星期。精神萎靡的依在我怀里说:妈妈,你这一次不要出去了好吗?我想你在我身边。
仔仔听话,家里刚刚建房子,欠了很多钱,妈妈再赚几年钱,等你上六年级就回来带你,好吗?那一年出门的那一天儿子给我拎包把我送到路边,一脸平静的说:妈妈,再见!那年以后儿子再也没有过要求妈妈留下,问儿子是否已经不想妈妈了?想,但能理解妈妈,也不希望妈妈因为他而放弃自己的坚持。
初中,儿子说,你回不回来无所谓,你有你的追求,我也已经长大,自己能管好自己,我是这个家庭的一员,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家里着想,爸爸生意刚起步需要你的经济支援,不用管我。
我,窃喜……
可儿子呢?他认为妈妈如果特意为他丢掉工作,他就必须加倍努力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不然对不起爸爸妈妈,自己心里也不安,他认为,如此自己就没有了自由,最起码没有目前这般自由。还有,他似乎已经习惯没有妈妈的生活。不过,当时的现状好像也确实是如此,比如“妈妈回来带你吧,但你必须要好好学习,不要再像现在一样吊儿郎当的,不然我丢了工作,你学业也没有进步,岂不是得不偿失,你能做到吗?”沟通无效,不要你为了我丢工作,我已经长大。
这就是一个家长不懂教育的悲哀吧!功利性的教育方式。
留守儿童的生活经历 ,有事的时候跟没妈妈的孩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