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一文中写的斗鹤鹑是中国文学最杰出最脍炙人口的动物比赛描写,寥寥几笔,活龙活现:“玉鹑方来,则伏如怒鸡以待之,玉鹑健嚎,则起如翔鹤以击之。”哪儿是斗鹤鹑,简直是大将对垒,有进有退,有攻有守。“素羽如鹭,神骏不凡”的宫中玉鹑最后“雪毛摧落,垂翅而逃”。像曹操丢盔卸甲,走华容道。王成和亲王斗鹤鹑,围观者上千,看到这个精彩场面,纷纷称赞王成有只神鸟,羡慕得不得了。这时,关键时刻到了,大亲王对王成的鹤鹑感兴趣了,“乃索取而亲把之”,把王成的鹤鹑要来,亲自架在手上,“自嚎至爪,审周一过”,从嘴到爪子,细细观察,爱不释手,“鹑可货否?”“这鹤鹑卖吗?”玩鹤鹑上瘾的大亲王是个纵垮子弟,但他不是需要包黑用龙头铡对付的皇亲国戚,他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弄到手,但是他不抢,拿钱买。现在,斗鹤鹑结束,真正的战场,商战才拉开序幕。王成进宫,目的就是卖鹤鹑,现在买主来了,王成偏偏回答不卖:“小人无恒产,与相依为命,不愿售也。”“我没有固定财产,和这只鸟相依为命,不愿意卖。”说得可怜巴巴,相依为命,谁能把命卖了?亲王说:“给你很多钱,相当于中产家庭,应该很愿意了?”王成早就惦记着把鸟高价卖给亲王,“中人之产”已经大大超出他的想像,他却故意“俯思良久”,低头想了很久,似乎非常不情愿,不舍得,但是大亲王喜欢,不得不割爱。王成说;“我本来不乐意,既然大王您这么喜欢,只要您能让我丰衣足食,我还有什么要求?”话说得委婉,但是话里有话,您给我足够的钱,我卖。亲王问:你要多少钱?王成回答:一千两银子。亲王笑了:“傻小子,这是个什么稀世珍宝值一千两银子?”王成说:“大王你不觉得它是个宝,我觉得连城美玉也比不过它。我每天把着这只鸟到市面上斗,每天可以得到几两银子,我用这银子买粮食,一家十几口人仅仅靠这只小鸟,就既冻不着也饿不着了。什么宝贝能这个样啊?”店主来之前就交待:“王必欲市之,君勿应”,王成照既定方针办。但店主没教给王成怎么说为什么不卖?这就靠王成临场发挥,王成有悟性,发挥得非常好,符合商战欲擒故纵的原则。他讲小鹤鹑的作用,其实是夸大,他半年之中靠小鹤鹑挣下二十几两银子,一个月也就是挣四五两,但是他说一天就挣几两;他明明一个人在外边混,饭钱还是在店主那儿赊着,他偏偏说家里十几口人都靠这只小鹤鹑养活。这都是为了提高鹤鹑的身价,大亲王哪有闲心核实这番话,哪有兴趣管普通小老百姓怎么活?他只关心要把他喜欢的玩物儿弄到手。王成吊亲王的胃口,像个天才演员。当亲王已经出价三百两银子时,他来个一口价:九百两,而且“囊鹑欲行”,亲王像个小孩眼睁睁看着人把自己喜欢的玩具拿跑了,急眼了,“鹑人来,鹑人来。”斗鹤鹑的人回来!回来!把王成叫回来,六百两银子,卖就卖,不卖,我真不要了。王成同意了。
马瑞芳说聊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想说个关于十六个字的故事。 早在蒲松龄数百年,商人就在话本和拟话本中登上小说舞台。大家熟悉的《卖油郎独占花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