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琼瑶阿姨的新闻屡屡映入眼帘,不知不觉,思绪就飘回了儿时守着那台黑白电视机看琼瑶剧的岁月。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梅花三弄》,尽管我那时年纪很小,剧情看不明白,但那悠扬的主题曲,像烙印一般刻在心底。奶奶坐在电视机前,全身心沉浸于《梅花三弄》的世界,还不时兴致勃勃地给我解说剧情,可我一心盼着这剧快点结束,好让我能切换频道去看那喜爱的武侠剧。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总能看到电视机在播放《梅花三弄》。小时候调皮蛋,按赖不住好奇悄悄摆弄起电视机的频道按钮,谁料想,原本清晰的画面瞬间消失,只剩下一片“雪花”。我心里害怕极了,满脑子都是完了,电视机被我弄坏了,奶奶肯定会生气,肯定会被打一顿,慌乱之中,我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把电视机关掉,然后像个小贼似的溜出门去。
琼瑶是地地道道的衡阳人,她与家乡衡阳有三段交集经历,琼瑶1938年在四川出生,四年后,父母将她带回老家,住在衡阳县渣江镇祖父居住的“兰芝堂”,在这里度过两年时光,1944年开始,因为时局变化,琼瑶随家人一路向西,逃难至重庆。
第二段交集发生在四年后的1948年,当时国共内战还在持续蔓延,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重庆被攻占,琼瑶姐弟跟随母亲又一次回到衡阳老家,在爷爷的“兰芝堂”,琼瑶度过了短暂的快乐童年时光。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一年后,时局再次变化,琼瑶也随父母告别祖父,远走台湾。
第三段交集则要到40年以后的1989年,琼瑶在次回衡阳老家探亲祭祖,令人遗憾的是,琼瑶之后在也没回来过。
我很好奇为何她后来不再回老家衡阳呢?我猜测一方面是琼瑶对衡阳的记忆大多只停留在幼年时期,而且她爷爷早已离世多年,老家或许没有让她特别牵挂眷恋的人。另一方面,她在台湾生活了大半辈子,家人都在身边陪伴,并且已经建立起了稳定的生活圈子,也早已适应了台湾的生活环境,虽然对衡阳的那份情感或许埋藏在心底,但是受到诸多现实因素的制约,才导致她难以再次踏上回乡之路。
又或许,相比之下,她的父母对衡阳的感情会更为深厚浓烈一些,毕竟她父母在衡阳度过了更为漫长且丰富的岁月,那里承载着他们更多的回忆与情感羁绊。
与此同时,对奶奶的思念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老人家在世之时,似乎对自己童年居住的地方也未曾流露出过多的眷恋与不舍。那片曾经留下她儿时欢声笑语的土地,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远去,未在她心中泛起过多的涟漪。同时又让我想起奶奶离世之际,我满心疑惑,她在最后的时刻,是否会想念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是否会在脑海里放映童年的珍贵片段,那些她未向我诉说的过往,尘封的记忆,都随着她的离去,成为我心中难以释怀的迷题。
思及此处,心中忽然想到,打算购置一本琼瑶阿姨的自传慢慢品读,找寻关于她远离故乡的缘由,也能在重温她的人生故事中,慰藉我对奶奶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