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徐州火车站住宿时,碰到一个人,一个落魄的打工者,同样要住店却没钱。
从旅馆老板娘嘴里得知,这个落魄的打工者是山东人,在河南打工时,曾经跟一个离异的带着两个孩子的女老师结过婚,当时两个孩子都小,一个女人带着不容易。
男人将挣来的钱都贴补家用,待孩子视如己出,如今孩子都大了,大的都十七岁了,这位女老师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越来越觉得这个男人窝囊,与别人好上了。
离婚两年了,男人的户口还在河南,孩子经常偷偷给他打电话,他也割舍不下孩子,虽然不是亲生的,毕竟养了十多年,感情深厚。
如今男人到处打工,挣了钱天天喝酒,以泪洗面,这样的人哪个老板敢用他,工作不好好干,自然没钱。
我不知道这个男人到底是怎样的人,也不知道故事是不是真的,不想也没法评价别人的生活,更无意窥探别人的私生活。
我倒是觉得孩子对他的感情深会是真的,毕竟有养育之恩,如果他不是太刻薄的父亲,孩子会喜欢他。但是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会忘了他,甚至是会恨他,既然离婚了,孩子母亲一定不会说这个男人的好话,可能这个男人本来就不好,离婚了,也为了断了孩子的念想,更为了显示自己选择正确,这位母亲一定会说这个男人的种种坏话。
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情况很多,你见过有几个离异的说过前任的好?那些离异家庭,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如果他们跟随一方父母,又想了解另一方怎么办?只能是从别人的只言片语,或者跟随的监护人口中去了解,当然或许孩子没想去知道另一方的事,家人也不愿意告诉他们,但是小时候的孩子又有谁不渴望儿女双全呢?
那些离异或者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他的另一个亲人是什么样子的,当然知道也没什么,只是心里会觉得有些遗憾。
我见过一个家庭,父母离异,起因是孩子的父亲小偷小摸,从来不好好干,还在外边有了别的女人,孩子的母亲倒是很好,奈何有这样的丈夫自然是没法过了,后来离婚,孩子判给了男方,男人后来又成了家,常年在外,孩子自然成了留守儿童。
小的时候孩子总是会想妈妈,可是孩子的爷爷奶奶跟孩子说他妈妈各种不好。小孩子知道什么好坏,还是吵着找妈妈,爷爷奶奶就吓唬孩子,急了就打两巴掌,时间久了,妈妈也就成了他眼中的坏人。
孩子的母亲有时会看看孩子,有时会给孩子买好吃的漂亮的衣服。
如今孩子大了,再也不提他的妈妈,更别说拿妈妈给的东西,他的眼里只有仇恨母亲,或许心里是想妈妈的,但是迫于爷爷奶奶的威严,估计也不想让爷爷奶奶失望,总之,他的母亲是个坏女人了。
这个孩子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了解他的母亲到底是怎样一种人吧,不知道这会不会不公平,也算是种遗憾。
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可以过得很好,但他们也有权利知道自己的父亲或者母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宋丹丹与英达离婚近二十年,英达居然从未去看过自己的儿子,现在巴图大了,可能不会再问自己的父亲了,我想小时候的巴图一定会问关于父亲的话题,不知道宋丹丹会怎么跟儿子讲他的渣仔老爸。
其实离异再婚家庭还面临着一种尴尬,那就是如果老谈起过去的家庭,可能会给现在家庭带来尴尬。
《家有儿女》是陪伴多少人长大的一部家庭情景喜剧,老少皆宜。
像刘星这样顽皮的孩子很难找,但是像夏冬海这么深明大义的后爸应该也不多见吧。
离婚或再婚家庭,我想提起前任都是尴尬的甚至是痛苦的、厌恶憎恨的吧,但是孩子全面客观的认识、评价他的父亲或母亲也是很有必要的。
公正客观一点,不要只给孩子留下仇恨的阴影,别让孩子一生都不知道他的父亲或母亲是怎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