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这个词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它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一生中我们总是在扮演着“教育者”或者是“被教育者”的角色,另外,也很多人已经深刻的意识到它将和“学习”随行,陪伴我们的一生。
问题:真正的“教育”到底是什么?
现在生活中,尤其是对家中子女还处在青春期阶段或者即将孕育出新生命的家庭中,“教育”这个词总会成为交流话题中的重中之重,从侧面来看,对“教育”一词的重视也是对下一代,或者说家庭乃至生命的传承的重视。那么,通常大家口中所说的“教育”真的是真正意义的“教育”吗?父母们是否真的能理解应该如何进行教育?
在现在这个接触外语越来越低龄化的时代里,很多人其实并不清楚,“汉语”的复杂程度在历史的洪流中始终名列前茅,作为汉语的书面载体的“汉字”,其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其代表的意义之复杂性更是首屈一指。历代的先贤们穷尽智慧将一个个单独的汉字组成了成千上万的词语,而每个词语都精准而简洁的表达出了它所代表的意义。同样,“教育”一词也是如此。
解读:汉语中“教育”一词的内涵
汉语的词汇创造往往是将词语本身的解释来进行合并,比如说简单的“大小”“整整齐齐”“周正”等等,同样的,“教育”一词也是如此。刚才说到组成词语的汉字往往就是对词语本身最好的解释,那么我们现在讲“教育”拆成一个“教”字和一个“育”字。
何谓“教”?
我们先来看“教”这个字,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教”是由“孝”“攵”组成,而“孝”这个字我们现在往往理解的是它后来所衍生出的“孝顺”“孝道”等尊敬父母长辈的这一层意思,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孝”这个字在创立之初,它的样子是“爻”和“子”组成,之后为了书写美观,才演化成的土加一撇,而“爻”字的意思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的变化规律,那么这个“孝”字最本来的意思就是:子从爻,对于万物变化规律的传承,同样的也表示“上一代与下一代融为一体。而古人同样认为父母若天,因此不难看出孝字含义的演化历程,当然,这里我们还是取它本来的原意;
下面我们再来看“攵”字,在生活中已经很难见到单独的“攵”字,更多的是以偏旁部首的角色出现在其他汉子之中,例如“改”“攻”等等,人们更多的原意叫做它“反文旁”,而其实呢,它是“攴”字的书写变形而产生,音为pu,最早的意思为轻轻的拍打,在后来也有直接作为“戒尺”的意思。那么现在我们将两者结合来看,便知道了“教”这个字最本质的意义为“上所施,下所效也”在一定的规矩范围下进行知识的传承,言是传,身是敎。身体力行是敎,以身作则是敎,正身明法是敎,上行下敩是敎。在《礼记·中庸》中也写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敎。意思也是在说“教”之一字的含义在于对天地之间事物的感悟与传承。
何谓“育”?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育”这个字,这个字出现在比较早,在甲骨文中就能看到,但是甲骨文中的“育”和我们平时所见的不大相同,从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边是个“女”字(也有的字写作“母”字),右下方是个倒着的“子”字,表示胎儿头向下,“会意”胎儿刚生产下,倒“子”下面还有些“点儿”,表示胎儿刚出生时身上带的血水和胎液,它是个会意字,整个字形就会意出了母亲生育胎儿的形状。金文字形与甲骨文字形大同小异,只是该字的左右结构换了个位置。这个字形也可以隶定位“毓”字,在《说文解字》里把“毓”看做是“育”字的异体。小篆的字形发生了一些演变,倒“子”形移到了上面,甲骨文、金文中的“女”(或“母”)字变成了“肉”(月)字,由甲骨文、金文的会意字变成了从“肉”声的形声字,楷体的字形结构是沿袭了小篆的形体结构来的。《玉篇》里说:“育,生也。”是其本义为“生养”、“生育”,如《易·渐》里说“妇孕不育”,意思就是说妇女怀孕了,但还没有生产。后来又引申出“养活”、“养育”,《玉篇》里也说:“育,养也。”如《管子·牧民》里说“养桑麻,育六畜”,这里的“养”,“育”是对文,都是“养活”、“养育”的意思。再如《史记·文帝本纪》中说:“朕下不能理育群生”,意思就是说我对下面不能管理养育百姓。《说文解字》里说:“育,养子使作善也。毓,育或从每。”意思是说“育”就是生育养子的意思,“育”字或从“每”,作“毓”,是“育”的异体字、“育”有时与“养”义同,现在有些方言里把“生孩子”说为“养孩子”。到后来“育”、“养”的含义就有区别了。再后来就又引申出“培养”、“教育”之义,如《孟子·告子下》里说“尊贤育才,以彰有德”,意思是说要尊敬贤者,培养人才,表彰有道德的人。
何谓“教育”?
现在我们将两个字合起来,可以知道,教育的本质在于“自身对于事物不断感知,同时向父母、师长不断地模仿、学习。渐渐的思维丰富,并且逐渐变得成熟、理性,由此,个体走向最理性的自我以及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而往往我们在甚或中对于子女的教育更多的则以成绩来作为标准,甚至只是着眼于“成绩”二字,孩子撒了谎,说了脏话,又或许爱挖苦挤兑他人等等问题上,对于这些,很多父母或许会自我解释为这样挺好,孩子太老实将来在社会上会吃亏,从而也将更多的关注点只放在孩子的成绩与物质上,其实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在将来不会让孩子“吃亏”的许许多多的小点,或许在多年之后反而会让您的孩子所生活的环境更加的水深火热。其实就像《说文解字》中解释的那样,“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今天的文章重点阐述教育背后的本质,对于中国式父母的教育弊端我们将在下期再向大家娓娓道来。
张婷婷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IHNMA国际催眠治疗师资格,主要擅长青少年儿童咨询,至今已接待处理完成了近400个小时的咨询时常,对于“升学考试、亲子关系、人际关系、性格”等青少年常见问题有独到见解。
对心理学的热爱,注定了对心理学的不断学习与追求;不断丰富的社会阅历,注定我能够准确有效地捕捉到来访者的心理诉求。您的内心我知道,让我来带您一起关注“她”,安抚“她”,给予“她”营养,让“她”成长。这就是我,一个始终在您身边的我。每个孩子都是天空中独特的那一颗闪亮的星辰,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与后天的学习,方方面面都让人学习到一个人的童年与之后一生的幸福指数有着密切的联系,而我将会用我所学,与您一起为孩子幼小的心灵翻新土壤;用感你所感,与您一起为孩子浇灌一壶清泉;用一颗爱心,与您一起为孩子掀开遮挡阳光的阴霾;用对心理学的热忱,与您、与孩子一起来经历成长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