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洪理达的剩女时代,感想有二:不要因为“剩女”这个词而动摇你的婚姻观,在婚姻中不要放弃你的应有财富乃至你的自主权。
作者的逻辑在写作中很清晰地用文字表述出来,在前言和结语第五章把全书整个脉络写得清清楚楚:受过教育的城市女性到了二十五六岁时受到国家和媒体的宣传恐吓,害怕成为“剩女”,因此大部分在选择伴侣特别是在婚姻财产上做出很大的妥协,进而很容易丧失在婚姻中的自主权和议价权,甚至很多面对家暴而无处申诉。对比中国古代以来的女性财产权,当今剩女时代其实是整个国家和社会通过宣传机器制造和渲染的恐惧,其实是女性权益倒退的时代。作者在最后一章讲述了举步维艰的女性对于这种无形专制的抗争,肯定了李麦子等女权运动人士的努力。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和跟踪报道、调查访谈,引用大量数据进行上述观点的论证,比较清晰地呈现出政府舆论别有用心和造成的影响。就我个人而言,这本书对于坚定自己在婚姻上不无底线地妥协和勇于追求自己非婚姻的幸福生活是有很大作用的。但是,不可置否的是,本书还是有很多差那么一点的地方:
1、这本书写于2014年,2016年1月译作出版,一年之隔,中国《反家暴法》出台了,李麦子被捕了,北京众泽被迫关闭了,一方面作者呼吁的事情成真了,另一方面作者不想看到的事情也出现了。就读者而言,这种“时差”让读者在看到作者论述时有一种别扭的感觉;
2、洪理达是CNBC驻上海记者,这本书其实更多是写给外国人了解中国女性权益的,很多话语很多说法甚至很多观点对于中国人来说很熟悉,也是大家心里明白的事情,只是大家不愿意被叫醒而已。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比我之前看过的Louisa Lim《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mnesia》的时候,对于她所描述的习以为常普通现象背后所揭示的道理原因是有着深刻而震撼的感受的,而看《剩女时代》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嗯,是的,的确是这样的”的感觉,偶尔会有“哦,原来是这样子”的感觉。
3、作者在序言和结尾都把全书章节思路捋了一遍,基本上这本书看序言就已经领会全书精神,反而看正文时有一种重复累赘的感觉。同样的数据反复讲,一个观点反复讲又分了几个不同的子标题。同时数据的论证不够严密,很多数据都是有大部分可能论证出这个观点,很多人的访谈都好像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总的来说,本书是一篇很好的论文,如果真的很感兴趣,只看序言便可了解大概。
对于我比较喜欢的句子摘抄如下:
政府的主张:婚姻和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和谐婚姻是和谐社会即社会稳定的基础。如此一来,虚有其表的婚姻形式总得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