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里面的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的概念热炒了许多年,当年nest以32亿美刀被Google收购,给业界狠狠打了一针鸡血。
随后,各种打着智能旗号的“智障”家电犹如雨后春笋般充斥市场。
套路都是wifi + app,广告宣传片都是一样样的,或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主角在温暖的被窝里睁开惺忪的双眼,然后不知道在哪里掏出一个手机,(必然是iphone,android一晚没充电显示是撑不过凌晨的),解锁,点开某个app,开灯,很fancy的变换个颜色。
又或是在一个光线暧昧的傍晚,男女主角约会归来,在一张舒服的沙发坐下,你很期待要发生什么。结果男主角又是不知道从哪里拿出一个手机,(必然还是iphone,因为只有iphone在回到家的时候还有电!)点开某个app,选一首浪漫的歌,随着音乐响起,男主角再次点开另外一个app,把灯光调成酒吧般昏暗。好了,终于要发生点啥了吧。这时候,还是男主角!继续拿出手机,打开了电视机!帅呆了!有木有!大有一种师妹让我修电脑,修不好誓不罢手的气势!
这么多年过去了,智能家居依然只是geek的玩具而已。
打造五星级的家
尽管如此,作为一个狂热的机器主义分子,我始终相信这必定是未来的方向,我家40多盏智能灯就足以彰显我的信念。
2016年,Mark Zuckerberg的年度目标是打造自己的智能家居系统Jarvis,我的目标是打造Google的智能家居平台。他有足够的钱可以定制化所有硬件,我背靠大树,能拉拢一大堆厂商陪我一起玩。
摄影穷三代,智能家居毁一生。特别是在这个统一标准尚未建立的战国时代,万物互联的理想,是靠各种各样的hub和连线来实现的!每套光鲜亮丽的系统的背后必定有着shi一样的实现就是这个道理。下图只是其中一部分
三年前,我就开始尝试不在硬件层面上改造,只通过拼凑现成软件,打造一个智能的家。
V0版本是一个悬挂在墙上的平板,作为一个站在技术与人文交叉口,对颜值从不妥协的工匠,这个版本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挖墙和补墙,如何把平板充电线完美隐藏。
挂墙平板除了是一个统一的家电控制器之外,还是一个不错的信息显示屏,例如天气,行程,代办事项,监控摄像头图像,一目了然,可惜10寸的平板小了一点。我还特别申请了独立的skype账号,将其设置成为自动应答,这样有什么急事的话有一条专属热线直接回拨回家。待机的时候,它还可以是一个数码相框。我还hack了google now,让它能接受语音命令。
本质上,这个版本和酒店里的中控台差不多,只是表现在平板电脑上,显得“智能”而已,它唯一的好处是省却了找各种各样遥控器的烦恼。
但在实际应用中,90%的时间我都是用这个平板来做信息显示屏。尽管我已经把所有开关控制都做成了widget放在首页,但是依然没有按物理开关来得简单粗暴直接。平板的语音识别能力基本上就是渣,只有在伸手可触的范围内才能识别出来,但是如果那样,为什么我不干脆直接点击?人就是一个懒惰和需要即时反馈的物种,这一点也是我在往后思考产品时所坚持的出发点,一次点击的距离,比想象中要遥远得多。
V0.5是打算基于android watch来打造的,其出发点的逻辑也是成立的。可穿戴设备是真正的随身设备,抬腕看表要远比从兜里掏出手机方便,产品的设想是在家里每个房间装上Beacon, 手表可以通过和Beacon连接情况知道我身处哪个房间,从而将相应房间的常用操作推送到手表界面,操作就做到抬碗之间,甚至还可以利用手表自带的陀螺仪,识别一些手势,从而进行相应操作。这条路还没有深入探究下去,因为感觉目前硬件还没成熟,灵敏度和速度都没有达到“可靠”的标准。
V1.0,amazon echo的出现让我大为惊喜,远场语音识别的可靠程度终于可用。作为一个腼腆的人,我以前一直觉得语音控制是一个伪命题,但是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这是目前最舒服的控制方式,完美满足了懒惰和即时反馈的需求。随后我买了5个echo,覆盖全家。
第一次拿到Echo的时候我就感觉这将会语音交互领域game changer,智能家居控制就是这场变革的助燃剂。虽然在每个指标上看,语音搜索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用户的习惯却依然停留在点击,触摸,要让用户进行交互方式的改变,需要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开灯,关灯,这是每个人每天再熟悉不过的操作,改变,就是要从最根源最基础的地方开始。
V2.0,Google Home + Smarthings + 更多的智能设备。其实Echo也能完成相应的功能,换成Google Home的原因是有啥不满意的我可以直接改,有啥缺少的我可以直接加,起码我可以夹杂一点点私货控制产品的方向。
搬了新家,恰好打着装修的旗号,把家里能智能化的东西全部换了。门锁,车库门,电视机,圣诞树,所有的灯,音响,监控摄像头,下一步是将所有窗帘智能化。
如果广告来我家拍,是这么的一个场景。
早上7:30,sonos用愉悦的音乐将我唤醒,卧室的灯光也慢慢变亮,nest已经提前将暖气打开,(窗帘自动拉起,这个可以有)这是一个温暖而温馨的早上。
“OK,Google, Good morning”,接着Google Home会给我播报我一天的行程,上班的交通状况,天气情况,再来一段晨间新闻。
客厅的smartthings sensor感应到我下楼,于是餐厅的灯会亮起,楼下的sonos会播放早餐歌曲列表(例如第十六套人民广播体操之类)。
吃完早餐,准备出门,我不习惯从屋内走进车库,因为要脱鞋穿鞋特别麻烦。“OK,Google,Open Garage Door”,车库门打开,Tesla已经了解了我的日常模式,在寒冷的冬日,已经提前自动帮我调节好了车内温度。(这里可以做得更炫酷一点,"OK,Google,I am leaving", Tesla 自动打开车库门,自己驶出车库,一切准备就绪)
开车离开后,smartthings感应到无人在家,灯关了,音乐停了,门关了,锁了,此时全家进入监控状态,屋内摄像头开始待命。如果门窗有异动就会发警报并录像发送到我手机。
夜幕降临,家里的灯慢慢亮起,smartthings感应到我回家,解除监控状态。圆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
“OK,Google,Play Peppa Pig on TV”
。。。。。。。
“OK,Google,Good Night”,灯关了,音乐停了,窗帘降下来,暖气持续30分钟,家里再次进入监控状态。。美好的一天结束了。
未来
智能家居目前离日常普及还有一段距离,在我看来,理想中的智能家居要迈过三道坎。
1. 互联
虽然现在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但是整体的进程依然步履维艰。没有统一的事实连接协议,每个硬件厂商都或多或少夹杂点私货,每个稍微有实力的公司都想自己搞一套标准,小厂商们为兼容性疲于奔命,成本下不来,普及就有困难。而且还有很多的东西没有连上网的,目前我个人最迫切需要的是浴缸!
换个路由器就能让我家的灯全体失灵,40多个灯啊,要重新一一配对,报警的心都有。
这样的市场环境成就了好几家中间厂商,wink,smartthings,revo。。。但这些中间厂商自身的盈利能力也有限。所以破产的破产,被收购的被收购。smartthings是所有hub里面开放平台做得最好最全的,有自己的sensor,插座,支持最多的第三方协议和设备。被三星以五亿收购,五亿对于三星来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小买卖,大家电的利润率都是靠加各种噱头来加上去的,例如带巨大显示屏的冰箱,洗碗机,智能设备,就营销的角度来看,绝对是未来几年的一个很好的噱头。
2. 控制
业界一度有一种幻觉,手机是一切的中心。包括现在的apple,搞了个home app,但是目前所有基于视觉的用户界面,对于多目标控制的任务,都有一种天然的缺憾 ---- 没有足够的空间放置快捷方式。我的V0.5版本尝试的就是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在感知技术足够可靠可用之前,这些都只是理想。
回到根本,95%的家居控制需求是便利,可靠,然后才是智能。不要幻想普通用户会愿意为了5%的智能牺牲便利。打开手机,解锁,找到app,打开,选择设备,选择操作模式,为开个灯进行这一系列的操作不叫智能,只能叫”智障“。
语音,文字(直接的命令)是最直接和方便的方式,直观的原始开关也是必须的,但是所有智能设备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得有电!把电断了,管你的灯能变65000种颜色,再好的颜色也出不来。这也是为什么我还需要单独买一个智能开关,再把原来的开关给封了的原因!
3. 感知,回应
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现在市面上所有号称基于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智能产品都是耍流氓。nest莫名其妙的开关空调就一直让我很恼火,现在基本上当它是个长得比较好看的空调控制器而已,还是手动设定规则比较靠谱。
但是另一方面,一些感应器如果应用得当的话,还是能带来相当不错的用户体验。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设定简单规则,就能覆盖90%的应用场景。
例如,
日落之后(时间),前门打开的话(开关),把门厅的灯打开,门关后10分钟让灯自动熄灭。
11点之后(时间),如果客厅没有人活动(活动),就把灯关了。
日出之后(时间),圣诞树的灯熄灭。
晚上九点后,任何一个门没关(开关)的话,给我发警报。
厨房洗碗盘下有水渍(湿度),给我发警报。
。。。。。。
还有很好的应用场景是人脸识别和声音识别,例如不同的人走到挂墙平板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消息显示。不同的人问OK,Google的时候有不同的回应。知道你是谁,在哪里,做什么(这是指更精细的定位和动作监测),这些才是需要大数据和机器学习需要攻克和应用的领域。
最后友情感谢这一批智能家居产品,让生活变得更加的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