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气很好,阳光耀眼,风来的很及时,天空刚好蓝的纯净。走在图书馆去教学楼的路上,望着我的医科大学校园,其实也挺美的。上次去魔都把四大top schools逛了圈,论生活环境,我们的医大不输。可是我的内心,是不甘的。
三年前,高三的我,班主任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好保持,稍微加把劲,厦大没问题。” 可笑的是,高考成绩出来后,再也没有勇气和脸面联系高中的同学老师了,内疚,羞愧。
虽然是省内最好的医学院校,读的却不是王牌专业,报的是最一般的专业,那可怜的分数,只能提供少的可怜的选择。现在想想知道成绩的情境,依然会涌起愤怒、不甘、羞愧的陈杂味道,有点恶心有点晕。
现在大三了,好像自己也并没有过得多好,也并没有发愤图强,却略有破罐破摔的嫌疑。第一年综测年级第三,第二年第四,马马虎虎过了四六级,拿了心咨三级、婚咨三级、人资三级的证书,参加的最大比赛是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拿了省一等奖,无缘决赛。自己觉得专业课平平,学术平平,特长平平,魅力平平,增加的是粘在肌肉表面的脂肪,无限放纵的自由,饮食障碍的加剧,内心起伏的波澜,依旧孑然一身的孤独。
清醒的时候,就会扣问自己:如果当时我选择了最差的211大学,现在会不会不一样?如果当时我没有把志愿修改去了魔都,现在的我会不会更加出色?如果我大一就开始不懈努力,认真把握机会,那么拿国奖的人会不会是我?
太多的如果,都是对过去没做的遗憾和幻想而已。
别人问我:你打算考研还是就业呢?
别人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呢?
别人问我:你喜欢心理学吗?你会从事相关专业吗?
我想说,我也不知道。过着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应付生活,自觉索然无味。但是,想想曾经趋之若鹜的名校,就开始不安分了。
名校有什么好呢?
一:老师牛,同学棒,氛围好,机会多。
二:有大咖干货满满的讲座。
三:有国家优先给予的发展特权。
四:是企业最青睐的人才工厂。
五:有多的吃不完的第九菜系。
…………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好的优良的环境,可以熏陶一个更加完善的人格。那些浊乱的环境里,想要达到“出淤泥而不染”的人毕竟是少数。
当用人单位白纸黑字强调要211、985毕业的条件时,实力本就不强的二流学校的孩子们只能仰天长啸大哭而去;当三姑六婆问你在哪里上大学时,你只能苦笑着打哈哈蒙过去;当和你花了同样的时间度过四年的名校孩子闪亮的履历和偷不走的才华能力时,你只好胸无大志的潦草生活。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拙见,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追求,都有不一样的定义。只是我不满现状,发发牢骚,抒发心中愤懑。就算现在的我还在二流学校,我们的老师依然对我们乐此不疲,我也会和老师讨论问题,老师们也会倾囊相助,有时还会提供些有利的信息和机会让我们去成长。
但我依然装着名校的梦,明年也会去拼一次。现在还是要努力演化,不管是读书学习,还是修身养性,亦或是兴趣特长,相信自己走在不断明亮的路上,虽然当初我选择了黄色树林里分出的两条路,而我选择了那条充满荆棘人迹罕至的路。
-end
如果觉得写的可以给你带来感触,请不要犹豫分享你的体会哟!(PS:解忧芳园今天开始正式敞开大门,mayfun12@163.com, 把你的烦恼和忧伤寄给FUn园,让它为你消化,并化成肥沃的土壤,帮助你盛开出那属于你的芬芳馥郁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