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爱情是选椅子
在选择一个对象的时候,有时我们处于主动的位置,有时我们处于被动的位置。无论主动或被动,我们都有选择的自由。
要不要跟一个人表白,要不要接受一个人的表白。
这时候我们会有许多考虑,而在爱情中,考虑的要素往往有几点:
1.生存与生活
生存的条件,在现代通常指的是谋生能力,无论职业是什么,能够提供生存的保障。
生活指的更趋近于品味(tasting),这两者并不是绝对的,并且有些懂得生活的人,谋生能力也很强。
2.相同与相异
研究显示,我们更倾向和我们相似的人交往,但和我们相异的人,交往的时间却更长。但这不等于我们要寻找一个跟自己「完全不同」的人,而是情侣之间适当的差异,能增进双方更多互相探索、避免一成不变的空间。
3.经验与理想
人的内在烦恼通常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过去经验的反复重放,我们总想复制好的经验,避免坏的过去再次发生。
另一方面,我们又会设想未来的各种困难,让自己裹足不前。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但有时候我们因此产生错误归因。
譬如过去曾经被读文科的男孩子伤害,于是后来都找理科男,这等于把一个文科男会伤人,等同于所有文科男都会伤人。
又或者还没交往,想到未来跟这个人交往会遇到结婚、买房种种考验,觉得走下去困难重重,但问题你们根本还没交往,为何用情侣的关系去假设两个根本只是普通朋友的关系?
4.群体与个体
我们会考虑的要素,来自他人的压力,譬如父母对未来女婿(媳妇)的期望,社会对成家的看法等。但有时这个考虑会和我们个人的喜好,以及想法相冲突。
因为生活圈中,其他亲朋好友,或者某些重要他人的意见,会影响我们对感情做的抉择。
§累着自己的都不是好选择
从以上四个角度,如果爱情是选椅子,那么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一句话:「选椅子,而不是让椅子选你。」
椅子天天要坐,如果选张椅子是你适应椅子,而不是椅子适应你。一来坐不久,二来坐久了不舒服,三来搞不好把自己原本健康的体态都坐坏了。
就算这张椅子出自名牌,名牌的效应能安慰你多久?
就算这张椅子看起来非常好看,请问你坐着椅子的时候,会一直看椅子吗?如果是让别人看,他们是欣赏你,还是欣赏椅子?他们看着你别扭的坐姿,你说他们会怎么想?
就算这张椅子的宣传广告写得多棒,你当初以为就像宣传写得那样好,但你实际坐着发现名不符实,那是别人骗了你,而你又何苦帮别人骗自己?
就算这张椅子,其他人坐没问题,只有你坐的时候不舒服。终究我们要的是自己舒服,因此无论多少人舒服,都无法转移为你个人的舒服。
有些人在感情中容易忽视自己真实的需要,刻意勉强自己去配合对方。这一来可能降低我们原本就不高的「自我价值感」,还可能使我们陷入连串快乐、幸福感被剥夺的处境。
当我们进行考虑,我们需要诚实的面对自己。
就像戏剧《绝命毒师》,男主角一连串作奸犯科,口口声声表示这都是为了家人。但最后他终于放下这些自我安慰的借口,承认他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是他「自己想要」,没有人逼他。
诚实的面对自己,无论我们在感情中的需求是否超越世俗,或过份庸俗,如果那是我们真正想要的,我们就需要一张能承载真实自我的椅子。
就像为了好看之类的理由,我们选了一张容不下自己大屁股的椅子,每天坐着都像坐牢,对感情的坚持,实则每天都是一种身心消耗。
相反地,自在的恋情就像挑中一张适合自己的椅子,坐着这张椅子能让我们自在,彷佛椅子不存在,坐久了也不累。
我们能更好的释放自己,就像不是我找到椅子,也不是椅子找到我,而是我们互相找到彼此。
§避免极端思维
挑椅子,适合自己的才好。但不等于我们在挑选的时候,只存在两种可能。选自己完全想要的,才是好的,其他都是将就,都是不好的。
人有千百种,选择就像在光谱中游走,不是非黑即白。可能A比B在某方面有优势,另一方面则是劣势。但还有C和D,以及其他。
因此选择是博奕,需要细细思量,但并非我今天碰到一个非常喜欢的,可是理性告诉我们这个人不靠谱,我们不跟随感觉,就是将就。
其实往往感觉和理性给我们的反馈是交错的,我们是在感觉与理性的交错中,寻求一个最能让自己接受的结果。
§拥有才是开始
如果你跟这张椅子还没建立任何关系,好比你还没有拥有它,你想象坐着它可能多舒服,或多痛苦;拥有它要付出多少代价,会带来多少快乐或痛苦。
就像有时候我们对一个人认识不久,认识不深,根本还没确定关系,我们就想象着跟他在一起或如何如何。
譬如有的人碰上特别会搞暧昧的对象,被撩得方寸大乱。
实则你们根本不是情侣,用情侣的责任与义务去思考双方的关系,除了给自己心里添堵,现实中根本无法约束对方,而只是套牢自己。
§结语:理想的椅子是否存在?
堪萨斯大学心理学教授格拉斯(Omri Gillath)研究显示,经济条件好的男人,会更努力巩固生活中的安稳感,包括关系。
反倒是经济条件不好的男人,更倾向于寻觅新欢、用情不专,好在不安定中尽可能留下自己的基因。
这个研究说明,理想的椅子是存在的,好比一个在生存与生活等各个方面都经得起你自己,以及他人推敲的伴侣。
但首先你得搞清楚,你内心所谓理想的形象是什么。
心理学家史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以为,完整的爱由「激情、亲密感、承诺」三者合一。
我们经常关注爱的某一部份,或者特别重视关系中的某一部份。这说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以及我们喜欢什么样的人,又适合什么样的人。
选择本身是对自己考验,考验我们对自己认识的清晰度。
当我们对自己认识不深,我们更容易做出使我们后悔,或索然无味的选择。
就像靠着他人的意见,买了一张椅子,甚至布置整个家,但这个家的味道好像不是自己的,但又说不清什么才是自己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