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23号的“冬吴同学会 ”节目中,吴伯凡老师讲了一个关于蝗虫与铁线虫的故事:
蝗虫在潮湿的环境繁殖,在干燥的环境生存。在蝗虫繁殖的潮湿环境中,有另外一种生物叫铁线虫。它比蝗虫小很多,通过寄生在蝗虫身上生存。寄生在蝗虫体内的铁线虫,通过吃蝗虫的身体维持生存。铁线虫能够精确地控制自己吞噬蝗虫的速度,最终会在铁线虫进行下一次繁殖前几乎把蝗虫的身体内部整个吃干净。
但是铁线虫会在最后给蝗虫留下一点自由活动的所需的能量,目的是为了驱使蝗虫到达铁线虫进行繁殖所需的潮湿环境。铁线虫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控制蝗虫的神经系统,给蝗虫下达“到潮湿环境中去”的指令。前面说过,蝗虫在潮湿的环境繁殖,但是平时却是在干燥的环境下生存。可是一旦接受到铁线虫的指令,蝗虫就会不顾一切的向潮湿环境奔去。
在这个过程中,蝗虫是带着极大的使命感的,它感觉自己是在实现自己的最高理想,因此整个过程它都非常亢奋。但是一旦到达潮湿环境,当蝗虫带着极致的兴奋跃入水中时,它的生命也就宣告终结。因为一旦达到潮湿环境,跃入水中,铁线虫给它下达的指令已经完成了,它对铁线虫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铁线虫接着就会把蝗虫体内最后剩下的能够吞噬的肉体吃干净,把蝗虫整个身体内部掏空,然后自己破壳而出,在水中进行繁殖。
整个故事中,蝗虫充出生到死亡都处在铁线虫的支配之下。甚至当它最后带着极大的使命感和兴奋度去完成自己的“伟大梦想”时,其实也只是收到铁线虫指令的支配。最后当它完成自己的任务时,就被无情地淘汰了。这个故事让人细思极恐,我们自己是不是“蝗虫”?如果我们是“蝗虫”,那我们体内的“铁线虫”又是什么?我们有办法摆脱“铁线虫”对我们的控制吗?这几个问题很难回答,而且每个人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美国哲学家安·兰德说,看看我们周围的每一个人,我一直不理解他们为何遭受痛苦,不理解他们追求幸福却永远找不到幸福,如果任何人都停下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曾经真正拥有过个人的愿望,那么他就会找到答案。他会看清楚自己所有的愿望、努力、梦想和抱负都是由他人激发的,他甚至不是真正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奋斗,而是为了那个二手的幻想、名望去奋斗,追求一个被认可的头章,而不是他自己盖上去的。
显然在安·兰德看来,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蝗虫”。我们追求幸福,整天感受的却只是痛苦,因为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幸福!我们努力、挣扎、奋斗,想要实现自己的愿望、抱负和梦想,但可怜的是这些东西都是二手的——由被人激发,而不是我么自己自发产生的。我们甚至不是为了物质利益而奋斗,而是为了声誉和认可。我们在世上寻觅、挣扎、奋斗,但我们却从来不曾停下脚步思考,自己现在追求的东西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吗?如果不是,那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
苏格拉底说,未经检验的人生不值得过。安·兰德说的其实是同样的意思。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为了什么而追求,那么你的人生就是不值得过的。你就是“蝗虫”。
如果不幸是一只“蝗虫”,那要如何摆脱“蝗虫”的宿命呢?安·兰德认为,关键是自由。在她看来,一个人要活出个人样来,首先应该是自由的。而她对自由的定义是:To ask nothing. To expect nothing. To depend on nothing. (无所求、无所待、无所依)即一个人只有充分独立,才能真正自由。
自由是有代价的,它需要我们额外的努力,甚至遭受巨大的痛苦。因此有人觉得何必挣扎,做个“蝗虫”,遭受“铁线虫”的支配也挺好。因为受支配的过程中“蝗虫”自身没有感受到痛苦,甚至感受到了愉悦。只是当我们人类以外在的视角和价值评判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时,才觉得“蝗虫”可怜。但“蝗虫”真的可怜吗?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