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南怀瑾:第一章首句第二个道字,便是“常言道”,即说话的意思。这是不合理的。因为把说话用道字来代表,是唐宋之间的口头语。熊逸:唐宋以前道就有说话的意思了。《史记·刺客列传》燕太子丹和鞠武商量怎么处置从秦国逃过来的樊於期,鞠武说“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汉文帝感叹李广,“万户侯岂足道哉”。《荀子·非相》有“学者不道也”,《诗经·鄘风·墙有茨》有“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
翻译1:道,可道还是不可道,这是一个问题。相信可道的人,偏于理性,凡事讲逻辑、证据,如果想要他们相信你的话,你就需要提供给他们足够多的证据,由着他们去辨析、检验,直到确认无误为止,而且他们甘愿承受许多没有答案的问题,信者存疑,疑者存信。这种人接受新东西,靠一个字:懂。第二种人是不相信道是可以说的。偏于感性,对逻辑和证据不感兴趣,如果你想要他们相信你的话,充足的证据、严密的推理,起不到多大作用,关键看你的话能否打动他们。他们通常不愿接受太多没有答案的问题。他们需要斩钉截铁的答案,而无论这个答案是否有着足够的证据来做支撑。他们接受新东西,靠的是另一个字:悟。道,到底能不能被讲清楚,这取决于讲述者,更取决于听众。甚至对于第二种人来说,不讲清楚才是最好的结局,毕竟人生总是需要一点神秘高深莫测的东西,也只有这样的东西才适合作为一个人的永恒的精神支柱。许多人愿意相信就几乎等同于相信,等同于材料被严密论证过了,信之不移了。
那个神秘的“道”可以被说清了吗?
形而下层面,言语有其局限,材料有限。虽然内容没有深奥到言语无法表达、逻辑无法梳理的程度,它所以难懂,在于年代久远,材料匮乏。论语、老子、诗经、尚书难懂只在这里。
老子对他心中的道的描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故混(hùn)而为一。其上不皦(jiǎo皎),其下不昧。绳绳(mǐn mǐn )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陈鼓应先生的翻译是:“看它看不见,名叫‘夷';听它听不到,名叫‘希';摸它摸不着,名叫‘微'。这三者的形象无从究诘,它是混沌一体的。它上面不显得光亮,它下面也不显得阴暗,它绵绵不绝而不可名状,一切的运动都会还回到不见物体的状态。这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叫它作‘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随着它,却看不见它的后面。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够了解宇宙的原始,叫作‘道'的规律。”(《老子注译及评介》)
既然道是无法言说的,这些描述便当然只是道的一点模糊的轮廓和模糊的感觉。但还有一点训诂上的争议:李零先生重点把“执古之道”改作“执今之道”。究竟是以古御今,还是以今推古呢?还是从道纪谈起。所谓道纪,陈鼓应先生释作“道的规律”,李零先生则以为是“道是贯穿古今的一条线”,这两种解释恐怕都不准确。《说文解字》:统,纪也。释纪为“丝别也”。段玉裁注释说:每跟丝线都有个线头,这就是纪,一堆丝线都把线头束起来,这就是统。那么道纪,也就该是道的线头,即老子本章所谓的“古始,是谓道纪”,我们可以领会为道之原,或者道之本。魏晋王弼说《老子》之书,一言以蔽之,核心思想不过四个字:崇本息末。具体一点就是“观其所由,寻其所归,言不远宗,事不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