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学为中心”?
关于这个问题,个人的理解是,“学为中心”的课堂,是以学生学习活动作为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中心或本体的课堂,指教师在课堂中,从学生的学习出发,以学生已有知识和观念作为新教学的起点,给学生更多的学习和建构的机会,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相应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的活动。
“学为中心”是一种指导教学实践的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学为中心”的课堂,着力于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挖掘每位学生最大的潜力,让每位学生在求真、民主、合作、愉悦的良好学习氛围中获得预期的意义建构、能力提升以及身心的健全发展。“学为中心”的课堂,更多地展现学生学的行为,而非教师教的表现。“学为中心”的课堂,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需求,但不代表满足学生的所有需求,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学习,也不等于完全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学习。“学为中心”的课堂,并不否定、排斥“教”。
当“教”和“学”发生冲突时,我们需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学习状态修正教学过程,保证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
二、如何“学为中心”?
第一点,课前研究,让学走在教之前。学习,不等于课堂学习。学生的学习,是不受上课与下课铃拘囿的,他们生产知识、思想、方法,是不受课堂40分钟限制的。课堂学习,不是从“全新”开始,不是一下子从学科规范层面开始,而是从已有的知识和观念开始。
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中做了两点尝试。一是单元内容大感受,也就是针对某一个单元或某一部分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活动,在非学科规范的层面,让学生感受新知识的丰富背景和知识间的丰富联系,尝试运用经验和直觉猜测进行描述和交流。举个例子,三年级教学时,我曾布置了一项任务,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在学习周长的单元前,我先组织学生做这些测量活动,让他们对周长有基本认识。等新课学习时,学生们就会更容易理解学习内容。
第二个尝试是做课时内容小研究。也就是课前通过“研究学习”材料,把学生带到学习任务中,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与思考,并记录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困惑与疑问走进课堂,展开课堂学习。为什么让学生在课前做这些呢?美籍华裔数学大师陈省身指出,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首先要能够思考起来,用自己的见解和别人的见解交换,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是,思考数学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我不知道中小学数学课堂是否能够提供很多的思考时间。我们每位老师应该反思的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给了学生多少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当然,课堂上的时间毕竟很有限,所以我把课堂上的独立思考前置到课前,让学生在课前有更充分的时间展开自己的思考。
例如,三年级学习分数加减法。在学习之前,我让学生完成一份材料。
看了这份材料后,可能有数学老师会发现,这些问题是五年级学生才需要掌握的。但我想说的是,三年级学生也能发表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请大家看上面这位学生是如何思考的。他在最后写下了一个问题:“分数的乘法、除法,是不是也是分母不变、分子相乘除?”非常感谢这位学生,他让我意识到学生在解决问题、思考问题时,是有疑问的。因此,从那以后,在我给出的所有材料中都增设了这个栏目,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疑问。
授课之前,学生有一个小研究;练习课前,学生也有小研究;复习课前,学生也先自己整理内容。当学生学会自主研究后,我们要思考的是,接下来的课堂,老师该如何组织他们学习。
再例如,如何上练习课?我的探索是,在上练习课前,先让学生去找题目。比如,上圆柱表面题的练习课,就先让学生们每人选择两道好题目。什么叫好题目?就是容易做的题目。只要每人设计两道,一个班就能设计出几十道,老师再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问题与全班交流学习。这样的课堂,和以往是不一样的。
再来看一个学生给出的梳理,这位学生特意用红笔提醒自己要注意的事项。可以肯定的是,当学生带着这份材料进入课堂,他的学习状态与以往是不一样的。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备课,学生在上课前也是需要备课的。当学生有备而来,课堂上的学习状态、学习方式,都会慢慢发生改变。
“学为中心”的第二点就是,课堂互动,充盈学生的声音。我非常喜欢萧伯纳的这段话:“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我以为,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往前走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种样态:一种是老师在前,学生跟在老师后,一步一尺;第二种是,老师放手让学生往前走,当学生的方向出现大偏差时,老师可能跑到前面去引一引、带一带,然后又退回到学生后面。在我看来,前一种状态就是“教为中心”,而后一种状态就是“学为中心”。我们要改变以往常见的师生一问一答“挤牙膏”式的互动方式,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占据课堂中更多的份额,即课堂中不仅仅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更多的是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与学生的互动。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互动的机会与可能,我在课堂上组织了两个层次的交流学习:第一轮,组内的交流;第二轮,全班的交流。这样互动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边教边强兵的过程。两轮不同层次的交流对学生来说,就是两轮的学习。
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能学,学生也能教,只要我们不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用成人的方式去教。学生的语言可能稚嫩,方式也许简单,但学生用自己的水平阐述自己的理解,在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在教,他们在学。学生“教”,促进了“学”。他们既当老师又当学生,不再单纯地接受知识,还在表达知识,学和教融为一体。学生会教,因为他们会学;教师“少”教,因为学生会教。
跟大家分享美国学者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的图片。通过这张图,我们发现,马上应用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事实上,老师教学生的过程,也是一种学习,而且还是最好的一种学习。
“学为中心”的第三点是,教师之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无论如何突显学生学的地位,教学中的“学”都是在教师的干预和影响下进行的。“学为中心”的课堂,并不是只要“学”而忽略“教”,而是通过更高水平的教来促进学生的学。与传统的课堂相比,“学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表现得更为“后退”与“即兴”。
例如,前面说的那个小研究,让学生课前去学习,这既是一种学习内容的安排,又有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即教师在“教”学生思考、研究的路径,也提供了学生课堂中交流的线索。与学生按照有关提纲与问题对相关内容做探索性理解“在前台呈现”相对照的是,教师的“教”退到了幕后。
关于课堂上老师该怎么做?我想要分享三点感悟。第一点是学生能讲的,老师不能抢着讲;学生清楚的,教师尽可能不重复讲。听讲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老师的要求。老师应该先听学生怎么讲、怎么想,然后再思考自己怎么讲、讲什么。这里有个小建议提供给大家,进入教室前,不妨把手机带上,录下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课后再静下心来回听自己上过的课,这样就能发现自己在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感悟第二点是,课堂应从减少老师的话语量开始。老师在课堂上,应管住自己的“嘴”,用好自己的“耳”。
感悟第三点是,学习的过程,不应当像暴风骤雨般拳击比赛的过程,而应该像那舒缓的、连绵的打太极拳的过程。要知道,真正高手的比赛不是比快,而是比慢。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应该慢慢指导,做到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的“学”,而不是遮蔽学生的“学”,替代学生的“学”。
“学为中心”第四点是,练习设计,针对学生之所需。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给学生布置练习或作业,经常是傻瓜式的操作,并没有仔细研究哪些作业是可做的,哪些作业没有必要做。
例如,三年级学习分数,课前我就让学生去做了这样一个作业:怎样比较3分之2和4分之1的大小?其实这也就是个小研究。当学生写完自己的想法后,再组织他们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节课上完,我又布置一个作业,还是类似的题目:怎样比较分数大小?有位学生把课堂上大家交流的各种方法做了一个整理,这就是他的收获。
等到上五年级,在分数大小比较这节课,我又设计了一份小研究,让学生举例说明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下面是两个学生的作品。
第二位学生写下了10种比较方法。设想一下,他为什么会写这么多呢?可能是因为他知道,唯有课前多想一点,课堂上才可能有补充发言的机会。这节课上完后,我并没有按照练习册上的题目给学生布置作业,而是让他们在上述两位学生提交的材料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如何比较分数大小。因为只有当学生对这些问题持续思考下去,他们才会有成长的空间。
最后,关于如何“学为中心”?我再来做一下回顾梳理:课前研究,让学走在教之前;课堂互动,充盈学生的声音;教师之教,服务于学生的学;练习设计,针对学生之所需。构建“学为中心”的数学课堂,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了什么,更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如何,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全面的、生动的、积极的、和谐的发展。“学为中心”的课堂,致力于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生,在“学”中生成,在“学”中生长,在“学”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