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就在大学里长大,再不上个大学都说不过去。”
小赵的妈妈对着她十岁的儿子说道。
学校二食堂的二楼,居住着大概三户人家。他们都是我们天天在食堂里能看见的阿姨、大叔们,他们因为工作原因,把家,安在了这。小赵一家,便是如此。
小赵是一个正在上高一的女生,平时上课住在学校宿舍,每两周周末才能回来一次。她的父母从河南老家来到景德镇打拼,自新校区建校以来,便一直在这,陪着陶院风风雨雨十余年。他们每年也只有寒暑假能回老家一趟。
小赵四年级的时候才跟随父母来景德镇就读,之前都在河南的爷爷奶奶家。我问她你觉得我们学校好玩吗,她顿了几秒说现在觉得不好玩了。我追问是初中那会儿觉得挺好玩的吗,她回答说小学就觉得不好玩了,因为那时候每天放学了就在学校里到处走,没过多久就觉得没意思。他的回答让我有点不知所措,或许,她比大多数的在校生们,都更了解这个陶大。毕竟,那是她半个童年。
我很好奇,在她的眼中,陶大的学生是什么样的。
我问她“你觉我们这些大学生生活怎么样?”她像是露出了笑容一般说“很自由和我高中不一样。”
“如果你读大学的话,想在陶院读吗?”我问道。
“不想,”她很是果决的回答。
“那你最向往大学里的什么?”
“我觉得是室友吧。”
她的答案让我感到有些惊讶。直到我和她的母亲见面聊了之后,我才得到答案。
小赵的妈妈谈起她的女儿。说她在初中的时候,还是挺开朗活泼的,可是上了高中住了校之后啊,就变得内向了。小赵妈妈搓了搓手,插入衣兜里,继续说道,可能是她吧,在学校和同学、室友什么的关系没处好,她不知道怎么去跟别人玩啊打交道什么的,还有啊,我觉得她也可能长大了,到了自己能懂一些东西的年纪了。
小赵的妈妈说这一番话的时候,小赵一直坐在她母亲身旁,低着头发呆。
我追问下去:“小赵有同学和她一样也是住在我们学校的,或者家就住在学校附近的吗?”
“没有,一个也没有,她同学都住在外面,平时也少玩。她一般放假就在学校里和她弟弟玩玩,要不就看看电视。”
小赵的弟弟这时扛着一床晒在外出的棉被推门而入,他看见了我,但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情绪,像意料之中一样。
小赵的弟弟今年十岁,从小便在陶院,可以说是“陶院的孩子”了。他的个性很是开朗,小小年纪就很健谈。他妈妈说,他从小就在这里跟一些大人玩,我们忙着生意,以前住在这里的,也有些有孩子的,跟他年纪差不多,他还有个伴,现在陆陆续续的都走了,就留下来几个。
说着,他还邀请我给他们拍一张全家福。
合影的时候,父亲在楼下工作,小赵因为害羞,躲在了他们身后。
临走前,我问小赵的妈妈:“您女儿小学就在这边了,那她考大学的时候你想让她出去读呢还是就继续在陶大了,如果不考虑成绩的话。”
“我是希望她就在陶院这边,毕竟我也在这里是来了年了,多少都有点觉得熟悉吧。但是到底她去哪还是看她自己,看她想去哪,我跟她爸都不强求她。”
“因为等她高中读完,考上大学了,说实话,我也不想再干这个了,太累,起早贪黑的,我就回老家去。”小赵的妈妈沉默了一会儿说。
“那我呢,可不可以读大学。”小赵的弟弟米笑着眼对他妈妈说。
“你从小就在大学里长大,再不上个大学都说不过去。”
小赵的弟弟还是笑着个脸,乐呵呵的跑出去玩了。
她叫小钰,在陶院附近的小学上三年级。她的父母在学校内开了一间餐厅,从此,餐厅、陶院的方寸之地,成了陪伴她这段童年的乐园。
小钰家住景德镇高专附近,离陶院还有点距离。她的父母开了这家餐厅,又得照顾她,只好在学校周围租一个小房间。每天早上送她上学,中午接回来吃饭,晚上又接回餐厅。晚上八九点钟母亲或者父亲带他回到校外租的房间中做功课、休息。留下些人手,照看店里的生意。
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小钰一般都是和父母在店里。店里有张桌子,上面堆满了一些玩具、娃娃、书本、文具等。小钰坐在对她而言高高的凳子上,玩弄着她的玩具人偶,双脚悬空着摆来摆去,碎碎的念着玩偶的词。
这些在大学里长大的孩子们,每天都有可能遇见。他们可能会在很长的一段的时间里去了解大学是什么,我们这些大学生的生活是什么样。当他们突然有一天理解了大学的概念,再看看自己的童年。他们还会不会去憧憬,大学。
我们又是否去关注过他们,还是像往常一样念想一闪“这是哪家老板的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