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妈又对我进行''教育''了,每每有一阵子,她就会像今天这样忧心忡忡,苦口婆心的想要让我听从她的意见,让我听她的老故事,那些都是她''宝贵''的人生经验,所以她急迫的想要向我''传道'',迫切的想要让我听从她的安排,听从那些她认为是一心一意对我好的选择。
我很无奈。有时候我想,假如我是一个外人,我妈就不会这样费尽心力的要''为我好''了,我也不用让自己耐着性子那么痛苦的去听她说这些像垃圾一般的话了。记得年轻的时候,我算非常叛逆了,对爸妈的说教厌恶的不得了,那个时候我是横冲直撞的,即听不进,也不忍耐去听,当我感到生气,就会和我妈,尤其是我妈正面杠。因为我妈是一个暴脾气,一瞬间就可以冲动起来,冲动起来就爱说气话,或者骂人,数落别人。所以那个时候,我们经常的是闹得''刀架在脖子上'',不可开交。
(笑)这两年来我再也没有和妈妈大吵大闹过了。她还是那样,但我变了。说不清楚是为什么,可能是因为离开家念大学之后,不像以往那样整日在家和妈妈大眼瞪小眼了,所以正面冲突少多了,而想念更多了。再加上读书、思考许多问题,渐渐的就长大了一些吧!我们家不是那种书香门第,家长都受过高等教育,妈妈温柔得体落落大方,爸爸满腹经纶谈吐不俗。相比而言,我妈就是一个悍妇进城,说不了俏皮话,但是生活的柴米油盐却样样在行。即便在她泼妇一般的大发雷霆之后,生气到摔碗拍桌子也总要喊我和爸爸吃饭。这回她又''教育''我,听烦了我跟她理论她又生气了,气愤的宣布以后再也不会管我,紧接着面煮好了又请求似的问我吃不吃。我妈很爱我,这个我知道,所以我知道她是真的为我好,但是她的方法就像打翻的五味瓶一般溢出苦涩。她的确不像那些''有教养的''、''精致''的妈妈们那样得当的讨人喜欢,她仅有的就是一颗朴素的砰砰跳动的心,那样一颗真实的赤色的心,她就这样闷头闷脑的一股脑都摊开在你的面前,多么鲜活还冒着热气,结果倒显得有几分可怕……
所以矛盾就在于,我越是知道她的出发点是为了我,我就越明白我应该理解妈妈,但是我又难以容忍她的说教。而我妈又不能明白,她要讲给我听的几十年前的老故事,很多都是脱离了时代背景所以不具有可比性、可借鉴性的。但是你能怪她吗?毕竟那就是她有的一切。她没有受过教育,是因为她小时候家里就很贫穷,而我的外婆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养育了许多子女,于是家里就更加贫穷了。这一切归咎于谁?非要归咎那就只能责怪世界了,这样的怪罪未免可笑。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妈妈的性格早已定型了,难以改变,而我还年轻,我的弹性更大,所以我应该学会接受妈妈。到今天我仍在挣扎着寻找一个和妈妈和谐共处的点,但是除了容忍,理解,我还没有找到什么特别容易简单的方法。以前我也试着通过讲道理改变妈妈,但是却逐渐发现,她像个顽童一般,听不进我的话,固执己见,朽木不可雕也,可或许在她看来,我也是一直那样不听她的话,像一块顽石终不成玉器。我还发现,在成年人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执念,无论是谁,想要强行改变对方那都会令双方痛苦不堪。也许你是对的,在你经历了惨痛的教训以后大彻大悟,发现我即将步入你的后尘,于是你苦口婆心的劝戒我回头是岸,然而成年人总是这样,不见棺材不落泪。但是也说不上不好,也说不上是错,毕竟如果我们太具有可塑性,仅凭长辈的经验就可以学习,那么人活在世上所经历的这一遭也就没有意义了。
说了这么多,心情又好了。我还在继续和妈妈理论的道路上。但是不得不说,有时候妈妈也很狡猾,比如你跟她理论她就要生气,有的时候你真说到点子上了,也许是她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她就不说话了,紧接着就立马轻描淡写的转移话题了…所以她到底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还有待观察。不管怎么说这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既然都是残缺不全的,我想我们就没有资格去指责别人。虽然爱的故事情节并不都是美好的,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有很多不对的地方,但是只有爱本身是你不可以否定的,至少我不能。
想起那篇项脊轩志,那时候老师问我们最感动的地方,大多数人都莫名的感动于文末的''庭中枇杷树,今已亭亭如盖也'',回答说,感动于这句话体现出的时光飞逝、无可奈何之感,而老师则说,她曾和我们一样,不过现在她更感动于文中项母叩门而问的''儿寒乎,欲食乎?''那个时候我们都不太明白,我甚至觉得这句话太矫情,是作者故意为了煽情而煽情的,太假。但现在问问自己,如果你远走他乡,一个人生活,觉得孤单辛苦的时候,忽然听见妈妈推开门问自己,''饿不饿,想吃点儿什么?''的时候,冰雪都会消融的。
世界上没有敌人,没有坏人,只有受难的人,唯一持久的幸福是我们彼此的理解,从而相爱。在生命前后的两个深渊中,智慧和爱是唯有的一线光明,它沐浴着我们的漫漫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