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跟我说,她A校的研究生面试没过,可能最后还是要去B校。语气里是满满的伤心与不甘心。
A校是她专业里国内最顶尖的学校,她本科在帝都一所重点211,但抛开全国各地,单是帝都与她竞争的便有很多本科学校比她好太多的同学,难度可想而知。而B校也是国内的一流大学,她所在得到专业虽然没有A校好,但也是学校的主体专业。我自然希望她可以去很好的学校,但是抛开情感因素,能去B校已然很优秀。
是呀,在我看来,她也算得上是运气有点差了。
初中在重点初中读书,成绩一直很优秀,但中考差了一点点,与重点高中的实验班失之交臂;即使在普通班,成绩也一直很优秀,但第一年高考文综成绩史无前例的差,不甘心复读一年;第二年虽然好了一点点但还是不算高,如果她的语数外成绩加上我的文综,可能清北都可以上了...最后去了帝都的一所211。
我俩生日只差几天,但她晚上一年学,高三又复读了一年我们就这样岔开了两届,高考、大学、保研,刚好我每一步都比她快一点点,刚好可以给她一点建议,时间久了,我也觉得自己好像一个姐姐一样,偶尔给她一些自己不成熟的小建议。或许刚好我也恰巧比她好那么一点点,和我一比,她变更难过了。
一切不幸福的根源都来源于比较。
以及过犹不及。
有的人过于乐观,凡事都只和不如自己的比。没关系那谁谁谁考的更差。
有的人过于悲观,凡事都只和超过自己的比。于是比哪儿哪儿不如别人,感觉自己的世界只剩下黑暗。
她说,姐姐,我觉得你好棒啊,一切都很顺利,都没见你像我这样哭过难受过。
我只是没有在她面前哭过罢了,谁又比谁好到哪儿呢?五年前的高考可能留下的也只有那个分数了。就算高考前成绩已经稳在年级前二十甚至前十,就算拿到学校文科唯一一个学校推荐参加B大自主招生的名额,那又怎么样呢,最后高考还是考了分科后成绩最差的名次,明明和闺蜜差不多的成绩,明明和闺蜜约好了一起去北京,明明我们设想的未来那么美好,到最后考砸的只有我一个。那个时候,我的世界也是一片黑暗,我也不知道路在何方,我也每天每天的难过,然后呢?
哭有用么?可以改变既定事实么?在已成定局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只是努力在现在的路上做到最好罢了。
谁愿意甘于平凡,谁又愿意承认自己不够优秀呢?小学,你是年级第一名;初中,你是班级第一名;高中,努力进了实验班,使劲努力勉强可以在班里保持前十;大学,发现跟那么多优秀的人相比,你好像渺小的一无是处。
但是,也不能放弃啊,也要努力啊,还是要继续向前走,继续生活的啊。
所以我努力了,努力搞好成绩,努力参加社团、学生会,努力认识更好的人。
你也努力了,努力学习,努力参加实习,努力扩大社交,努力缩小自己和别人的差距。
结果不也是我们所期望的吗。我保研到了X大,你保研到了Z大,与我们本科的学校相比,都上了一个台阶。
所以,说不定我们也是被别人所羡慕所向往着呢。
就只有这一辈子,明明记得十几岁还是不久前的事,倏忽间,五年,十年,就这样过去了。哪能把时间都用在遗憾和后悔上呢。选择没有对错,就像薛定谔的猫,在不打开盒子之前,你永远不知道那只猫到底有没有活着。我们所能做的,是在做好选择之后,相信自己的选择并为之努力,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努力缩小和比你更优秀的人的差距,努力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到最好,然后相信——
一切都是最好的选择。